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道理很简单,但在企业里是说的多,做的少;高瞻远瞩的多,脚踏实地的少。往往口号山响,决心很大,但多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目前,我国企业管理者对如何推动创新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研究也不够深入,工夫下得不够。另外,大多数企业对创新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推动企业创新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创新,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新的创造性思维和活动。不少企业特别是基层单位,对创新的认识至少存在以下4个误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企业创新的步伐。
误区一:创新等同于发明。
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可能有不同的创新源,例如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都可以创新。那种认为只有发明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才是创新的观念,就束缚了创新的手脚,影响了基层创新力的提高。实际上,创新的意义要宽泛得多。从创新的角度看,新发现与原有发现、新发明与原有技术之间并不矛盾,创新比发明更强调实际运用,强调实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
误区二:自主创新与自我创新相混淆。
自我是排他性的,自我创新、原始创新是高层次的创新,其成果往往可称为发明,一般企业基层还达不到这个境界。自主创新也是以我为主,但并不排除别人的东西,合作开发、引进吸收甚至模仿,都是技术创新的方式之一。在这个层次上,企业有很大的创新空间。高技术产品一般都具有技术集成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生产方式是多方协作、联合攻关,需要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产学研合作,进行多方面的横向交流。
误区三:知识越多创新力越强。
基于这种认识,一些企业把创新全部交给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而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创新力。实际上,企业创新来源于各个基层岗位,只有集腋成裘形成合力,才能走得更远。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到过的钢铁厂把碎钢转化为横梁和连杆以及集装箱的创造,都是由基层提出并实施完成的。高级科研人员由于拥有丰富渊博的理论知识,固然是创新的主力军,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优秀的普通员工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的所有环节甚至细节都了如指掌,他们结合实际工作搞出来的小发明、小技改、小革新往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大问题,这些小发明、小创新意义重大。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存入的过程,智慧则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输出的过程。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创新力就是智慧的提升,创新更多的强调以新的方式运用知识、以前人没有采用过的方式方法有效地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创新固然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知识不等于创新力。
误区四:创新必须要有先进设备。
在不少员工的意识里,一提创新,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投入的实验室和先进科技装备。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家科技大奖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天下。但是近年来,来自生产一线的员工发力创新,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创新能力,频频跻身科技奖励舞台。不可否认,先进仪器装备等设备对创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新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仪器分析出了组成成分,但不一定就能研究出新的产品配方。甚至,有时客观条件太好了,可能反而会抑制土招、奇招的涌现,形成了对科技装备的过度依赖。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的精神和观念,没有广大员工对创新的追求,就不可能生存发展下去,更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我们需要抛弃僵化和保守的观念,推崇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创新文化,在创新中寻求和把握发展机遇,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企业领导更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风险和失败保持正确的态度,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尊重员工的创新愿望,鼓励他们发展各自的创新才能。
创新的特点贵在“新”。创新是一种革命,它不是对已经不合时宜的旧事物的修修补补,而是突破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变。企业家还应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贮存知识、信息,把主要精力用到知识的整理筛选、考察分析,从而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顾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