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38亿元,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会极大地释放消费潜能,并且催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信息消费是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其中,直接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和信息服务消费,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各类智能终端产品消费,以及通信服务、金融信息、电子阅读、音视频、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等服务形态;间接信息消息是居民通过信息网络订购和支付实现的其他消费,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的其他产品消费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信息消费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市场空间广阔、独特增益效应、绿色无污染四大特征。
肖春泉表示,本届政府成立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适时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份的8.9%回升到7月份的9.7%、8月份的10.4%、9月份的10.2%,产能利用率逐季提高,回升势头明显。预计四季度汽车、电子等部分行业受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增速将有所回落,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速也会有所放缓,但工业整体上仍将延续平稳增长的基本格局。从下一步经济运行看,当前要在促进信息消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继续落实好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挖掘新的增长潜力。
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1个中类、581个小类,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500种主要工业品中,220余种产量居全球首位,2012年货物出口占全球11.2%,居世界第一。但同时,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不足1%,每年发明性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两倍,发达国家的4倍,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40%,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5.4%。
中国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支撑中国经济还是依靠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制造业的发展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延伸,要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制定规划、标准,提高质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截至9月底,智能手机产量达到5亿部,超过2012年全年的产量,自主品牌智能手机突破两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智能电视国内销售1408万台,增长109%;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0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86亿户,通信业完成业务收入8709亿元,增长8.6%;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5万亿元,增长35%。
“信息消费是近年最为活跃的消费领域,如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产品,目前已突破4亿用户,京东商城连续8年年增长200%以上。一方面,信息消费能够引领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升级,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移动互联网服务带动生产消费模式创新;另一方面,信息消费改变了消费方式,增加了就业。”罗文说,当前,我国的信息消费也存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待提升、产品和服务高端供给能力不足、市场不规范以及政策配套环境不健全等问题,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方面诚信问题突出,假冒伪劣产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建议加强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检测和认证,保证质量,改善消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