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 宋晓杰
2013年8月,是南京工程咨询中心成立25周年。回顾历史,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南京工程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儿,实现了政府与企业、投资与市场的有效链接,保证实行了建设项目“先咨询、后决策”的原则与程序。经过25年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中心已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多方位、全过程咨询服务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且咨询服务范围也由过去仅限于本市本地区开始不断向市外拓展延伸。
25载的岁月春秋,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近年来,中心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南京市发改委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南京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应对困难,迎接挑战,转型定位,创新驱动,寻求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一路走来,我们的体会是:
一、理念创新
在南京市发改委的领导下,中心积极参与市政府对项目决策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的推进,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务实的态度,以建设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为己任,紧跟中央和地方决策,抓住第二次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工程咨询服务理念,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1.在咨询工作中,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确保项目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中心在各类咨询工作中则更加注重分析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稳定风险等方面的影响,统筹考虑投资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大力开展节能评估及评审工作,项目数量已超过传统业务数量的40%;通过评估优化节能方案,从源头上确保了咨询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2.主动有为,积极稳妥,确保项目稳评工作的有效推进
近年,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的要求,中心认真组织学习和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在这过程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项目稳评对咨询机构来说是一个从未涉及过的全新业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先人一步,主动有为,就能抓住发展机遇,抓住市场,抓住项目。为此,中心先后组织全体员工多批参加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举办的相关讲座和学习,将稳评工作落实到具体业务部门。同时,中心还参与了南京市政府和市发改委项目稳评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以确保其能有效推进,从而为南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智慧服务和智力支持。另外,中心还围绕投资结构的转型,推动业务向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转移。这使得中心2012年的业务收入达到了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二、业务创新
南京工程咨询中心的专业队伍和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作为市有关政府部门投资决策咨询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南京实现历史性巨变的进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创新业务,开拓发展。
1.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参与度
据统计,中心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包括其他工作任务)3000多个,涉及总投资额14000余亿元。经中心咨询评估的项目在优化建设方案、节约项目投资、落实项目资金等方面受到社会一致好评。目前,中心咨询项目地域范围不仅涉及市内、市外、省外,还涉及境内、境外,且项目类别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社会事业、产业科技、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等方面。
今年,中心还组织了南京市重大项目跨各投资平台的资金平衡工作。且随着南京在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向建设国际化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江南、江北区划大调整及各板块功能的重新定位使中心又面临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此,我们顺应全市投资体制改革和简政放权的形势,齐头并进,全力开拓市(区)政府、投资平台(开发区)和企业集团等客户业务,主要客户项目合同金额同比增加了80%以上。近年来,中心受政府和投资者委托,先后承担了钟山风景区及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南京明城墙保护、中国(南京)软件谷建设项目、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中电熊猫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南京保税港区项目、南京汤山国际温泉度假区建设项目、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铁路南站轨道交通线建设、南京“青奥”系列工程(包括青奥中心和青奥公园等)等重大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对南京市重大项目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的参与度保持在60%以上。
2.积极主动地参与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工作,推动和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2012年,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淮安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宁淮挂钩合作工作”的相关决策与要求,中心在淮安市成立了分中心。该分中心自成立以来,便以服务项目为己任,按照101%服务理念,热情服务,加强协作,为淮安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工程咨询服务,实现宁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了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软件开发、现代物流及商务商贸、金融会展、文化休闲、生态居住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与产业集聚区,从而推动苏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分中心的设立也为南京工程咨询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3.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咨询服务,服务地方,回报社会
南京工程咨询中心成立25年来,对重大项目所提出的科学、合理、可靠的咨询意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政府和投资者起到了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且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AAA级信誉咨询企业(机构)”、“江苏省AAA信誉等级工程咨询单位”“江苏省工程造价信得过单位”“南京市服务质量奖”等,20多个咨询成果获得省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三、管理创新
1.改革与创新内部机制,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南京工程咨询中心通过机制重塑等系列改革与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前期咨询、项目节能评估(评审)、工程造价、招投标代理四大业务板块,业务范围全面,工作配套完整。同时,南京南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作为中心所属独资企业,还通过股权置换使得其体制活力得到充分提高。
今年初,经南京市发改委党组决定,创办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杂志社改制成为中心旗下全资子公司。《改革与开放》杂志作为中国城市十佳经济期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将为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中国工程咨询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拓展中心事业发展的新领域和塑造全新的“南咨”品牌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南京工程咨询中心还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在市发改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开展了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多项工作,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方面员工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修订和出台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办法》。这些举措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了单位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2.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构建完备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理体系
为推进咨询业务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中心投资建成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过半年多的技术准备和业务系统研发设计,现已投入使用,做到了咨询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在中心和所属公司都进行了ISO9000、ISO14000、ISO18000三个体系的认证工作。
3.在队伍建设上,认真做好“引智工程”,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
近年来,面对中心业务发展较快,但现有技术业务人员数量和素质差距较大,缺乏如市政道桥、机械、电子、建筑工程、化工等专业的中高级人才的现状,中心打破常规,多措并举,求贤引智:一是通过省(市)人才市场、媒体发布、网上招聘等形式延揽人才;二是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引进急需的高级人才;三是通过所属企业招聘,引进相应专业适用人才;四是与在宁高校建立点对点的联系机制,招聘应届毕业生,储备青年人才。三年来,中心成功聘用20名具备学士、硕士以上学位、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专业需求和人员梯次结构得到了改善。
四、文化创新
文化建设作为单位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之一,是树立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打造出一支开拓进取、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干部职工队伍,才能确保中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共筑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的“南咨精神”
一个单位如果没有文化作为灵魂,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多年来,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单位文化建设;通过学习、培训、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引导每个职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与主旋律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心所特有的具有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的“南咨精神”。
2.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单位工作条件,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近年,中心建立了多媒体会议中心、职工阅览室、健身房等,使员工有了工作、学习、休息的好地方。
3.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样,职工作为单位的主体,其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否,不仅关系到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亦是单位“活力”之所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游泳、健身、摄影展、元旦长跑、参观学习、中心自办“春晚”、红色教育实践等活动;还邀请了国际著名音乐指挥家吕晓一先生举办音乐知识系列讲座,并担任职工萨克斯乐团的指挥,定期开展活动,陶冶情操,提高职工文化素养。
25周年是南京工程咨询中心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我们开拓创新的新起点。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新”这一发展的主题,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好的工作业绩,服务地方,回报社会,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