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宜家在6月于美国召回一款有安全隐患的储物柜,在中国微信和微博的相关报道中提到了此款储物柜仍在澳大利亚销售。遂引发公众质疑此款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在官方介入之后,宜家最终也在中国召回了该产品。
6月28日,部分微信公众号和新闻网站发布文章,报道美国宜家召回了一款产品,部分网站称此款产品仍在澳洲销售。
美国中文网28日新闻截图
宜家召回事件舆情传播图
28日到30日期间,新闻热度迅速攀升28日当天仅有100多条消息,到30日达到第一次高峰时,当天便有13000条微博发布。
在28日稍晚时间的微博信息中,有少量微博用户关注此款产品在澳洲并未发布召回信息,随后在6月28日到7月4日,微博和门户网站都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大量的关注。而宜家中国称该产品在中国同样不进行召回的处理态度让“宜家杀人柜”在网络上保持着长达1周以上的高关注度。
7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约谈宜家中国,7月6日至7月11日,虽然微博平台进入了观望期,但是这个阶段的新闻网站的关注度一路走高,日均新闻和文章数量超过了500条。较为典型的例子如知乎网“如何评价北美宜家召回已致6名儿童死亡而中国、欧盟仍在售的「夺命柜」?”的问题分类中,共有190个回答,其中不乏律师和家具公司的员工从法律和实际生产角度的分析。
同期其他网站的表现也较为类似,大量专业性的文章和分析更冷静的分析了宜家召回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网络中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的支持或批判宜家,而是摆出观点,合理讨论。
7月12日,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质检总局提交召回计划,此次召回涉及中国地区大约166万件相关产品。舆情得以退火。
媒体报道来源统计
在召回事件的报道中,微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传播途径。在6月28日的最初报道中,多数媒体都是以国际新闻的态度对待这条消息的。直到微博和微信中出现了质疑“美国产品不安全召回了,中国的同类产品召不召回?”的声音以后,多数媒体才开始得到反馈,并且大多后续的报道都以此为基础。
同时政务网站在这其中的比例虽然不到1%,但是由于本次新闻的信息总量将近10万条造成的。从实际参与度来说,政务网站的参与其实是较为积极的。
尤其中国质检总局及时和宜家中国约谈处理,最终事实上促成了宜家在中国的召回计划,用实际行动保护了中国消费者权益。
在这次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普通网站(16%)和新闻门户网站(12%)占比显著高于了微信平台(5%)。这其中包含着的是大量网站专栏作者写作的专栏文章。而专业性的文章带来的冷静思考的氛围,也让这一次召回事件的舆情变得不是那么的激烈。
在过去,由于认为网络言论和政府决策毫无关联,更多的人会倾向于直接的发泄。而在7月4日中国质检总局宣布约谈宜家中国之后,关于此事件的网络讨论的专业性陡然提升,过去经常出现的直接谩骂公司和政府机关的过激言论显著的减少,更多的是公开论点的合理讨论。
虽然这并不代表中国网络舆情彻底摆脱了报复式的情绪宣泄,但是这说明随着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政府机关的重视,“讲道理”的观点言论因潜在的更能影响到政府机关的特性而更受欢迎。
一、补偿舆情诉求,缓和舆情情绪
网络舆论之所以在近年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是最直接的群众声音。对于网络上的不满情绪,不能一概而论的认为不重要。面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和质疑,政府需要作出一定的正面回应,或解释行动理由,或为群众办实事。
政府和群众之间建立通畅的反馈通道,有助于政府机关践行群众路线,也能有效的避免民众产生和政府机关的割裂感。而往往政府部门做出了足够的实际行动之后,舆论对于政府现有的一些缺点都能够有一定的宽容。
以宜家召回事件为例,虽然在讨论中均不免提及中国的集团诉讼制度的缺失,但是对于质检总局的直接约谈举动却少见贬斥。而这样的讨论最终得出的,就是“虽然中国制度还有缺,但是质检总局这个事情做得好”这样的中立言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质检总局的行为作为正面形象的补偿,这一次的宜家事件必然将直接指向中国现在缺失的集团诉讼制度。
二、完善现有制度,约束外国企业
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不可能不接纳外国企业,而如何管理外国企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和外国经过了数百年沉淀积累的完善制度不同,中国在制度规范上尚有一些漏洞。这些漏洞被外国企业所利用,便会损害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政府部门要对外国企业进行合理的约束,以保护中国消费者的权益。并且需要完善制度体系中的漏洞之处,建立健全中国自己的规则制度。在日后的管理中做到以法规办事,而不需要以特例约谈或以强制手段出手保护群众利益。
三、爱惜企业品牌,避免讳疾忌医
对于企业来说,也需要爱惜自己经营多年的口碑和品牌。对于“召回”不应视为一种负面消息。而是作为企业时刻关注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管理者换位思考的产物。对产品缺陷讳疾忌医,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因为产品缺陷而造成了恶性事故,企业想要保护的企业声誉反而会加倍的被损害。
以宜家召回事件为例,若是宜家早先发布召回,尚不会造成太大的舆情新闻。而恰恰是宜家中国的不召回决定与宜家产品在美国造成了婴儿死亡的现实对比以后,自然而然的会让消费者产生对宜家的“恶感”。这一事件对于宜家的形象损失,已经大大超过了发布一条召回新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