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林辉、殷学兵
说起“工匠精神”,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德国工匠精神,据说即使明天工厂要被收购了,企业主今天仍会带着一群小伙伴,为了钻研工艺而努力攻关。而咱们中国往往被视为“工匠精神”的反面教材,真是汗颜。小平同志说过,“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那我们到底行不行?
理论上,我们能行。关于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普遍的说法是日耳曼民族和大和民族历来就专注严谨,是由其民族性决定的。如果真是这个原因,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因为,冷战时期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产品却质量低劣。朝鲜战争中日本供给军需品的质量也让美国老兵痛恨了大半个世纪。而在春秋时期,中国就有了匠藉制度,较之西方早了上千年。历史上我们匠心独具的各种存世精品,压根就不是现在所谓西方奢侈品能够比及的。所以,工匠精神与所谓的民族性没有半毛钱关系。即便有关系,也是我们更占优势。如果您非要自嘲中国人骨子里就没有工匠精神,您敢说我都不好意思承认。
实践中,我们已经在路上。市场竞争中,领跑者需要精耕细作以维护地位,而过去的中国作为追赶者并不需要鼓励什么工匠思维,我们需要的是速度为王,能抄就抄。但是现在我们规模有了,能模仿的也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主流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价廉物美早已不再是一统天下的国民消费理念,“未来只有看不起,没有买不起”。想想国人对进口奶粉乃至电饭锅马桶盖的疯狂,真是后怕。我们的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早早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全力发起有史以来最深度的结构调整,这客观上为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5年首航的技师高凤林获得了国家质量奖,成为新时代的首位“中国工匠”。这是国家对技术工人扎根一线,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国质造的最高激励。
现实环境中,只有每家企业都追求和打造属于自己的“工匠精神”,才能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迈进。具体途径因企制宜,见仁见智。不过有几项要素还是应该认识到位,否则所有方法都可能只是走走过场:
一、认清新时代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区别
传统意义中的工匠,好比寿司之神小野二郎,91岁了,做了一辈子的寿司,实际上是用一生去修炼的一个人,是技艺和质量的全才,俨然更适合于小企业。对大型制造业来说,现代管理带来效率极速提升的同时,也将工作细分成了无数个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简单操作,这极大的破坏了员工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企业不可能也用几十年去培养一个全才,投入和效率都不允许。因而新时代的工匠必将会物化为一个团队,而不再是一个人,例如,海尔的创客团队或者京瓷的“阿米巴”。这也是为什么跨部门团队,如六西格玛项目、QC小组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所以鼓励团队创新的本质,就是鼓励“工匠精神”。
二、即时明确企业的质量信仰
工匠精神一如亮剑精神,都是以集体形式出现的。他体现的是整个集体每个成员在面对质量两难时的果断抉择,是这个集体的灵魂。优秀的企业应该首先明确质量方针和政策,让所有员工接受并成为工作准绳。同时提前做好应对投入升高和效率降低的风险管控措施。企业能否持续鼓励并践行“工匠精神”,远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三、充分鼓励敬业精神
认同并鼓励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投入,同时给予充分的激励,是营造工匠氛围,实现突破创新的重要措施。唯其如此,才能实现质量责任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归位。员工人人敬业,将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才是造就工匠团队的核心力量。
四、建立高标准的评价制度
“工匠精神”的建设和所有建设一样,必须建立起透明、严格、高标准的评价制度。当国家层面暂时无法形成统一标准时,优秀的企业必须自主建立并落实这样的评价制度。光靠宣传提倡是没有用的,如果不能让违规者得到严厉的惩罚,让践行者得到充分的肯定,就不可能会养成工匠习惯,更不可能诞生“工匠精神”。
长远来看,造成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很多,士农工商的历史歧视、文革的手工业浩劫、职业教育的缺位、社会环境的容忍等,不一而足。这些原因存在了很久,因而企业的“工匠精神”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得出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多管齐下,持之以恒,终有一日必能实现中国质造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