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工匠黄才良的精益建造
发布:2017/06/19 15:36:31,浏览:1351

在江苏常州,人们买房子不会问是哪个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而会问是不是黄才良建的。黄才良是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才良分公司总经理。这个干了半辈子“傻事”的泥水匠有着一身的“傻劲儿”,只要是他建出来的房子,都是住着放心的“良心楼”。

1954年出生于常州一个贫困农家的黄才良,17岁开始做瓦工学徒,21岁当上施工队队长,在建筑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虽然黄才良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在建筑方面颇具天赋,对施工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次,在一处高层商住楼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按照最初的设计,地下车库的通道要用水泥铺设,表面略带起伏。凭着多年的施工经验,黄才良深知,这种建筑的地下车库车流量大,用普通水泥做车道,过不了多久地面便会损坏。于是,他向开发商提出改用经久耐磨的花岗石,这势必会增加成本,开发商不同意。黄才良却说:“你不干,我干!你不愿意出钱,我出!”凭着一身的“傻劲儿”,黄才良硬是改用了花岗石。凭着这股子“傻劲儿”,黄才良从业40多年没接到过一次投诉,很多开发商宁可推迟开工,也要选择才良建筑分公司。

跟施工较真了几十年

念书太少,一直是黄才良的一大遗憾。尽管他从不回避这个问题,也不忌讳别人拿这说事儿,但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社会飞速发展,让他深感文化短板不仅会成为继续探索创新的障碍,而且还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2011年,他还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学习35个汉字。说来容易做时难,随着字的难度、数量的增加,他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白天琐事缠身,只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不管熬到几点,当天的任务一定要当天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黄才良认识了1000个汉字。为了鼓励公司员工的学习劲头,他在公司生产会议上把学到的字一一读给大家听,并且保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再学2000个汉字。言出必行,最后,他在3个月时间里花了600个小时,学会了3000个汉语常用字。

这股较真的劲儿,黄才良同样用在了建筑上。工地上的人都说: “黄才良是个苛刻的老板。”对于工程质量,他总是特别严谨。在一次施工检查中,他发现有处外墙渗水,当即要求返工,重新浇灌混凝土。可这样做的代价太大,大家都极力反对,并一致提出采取较节省的堵漏措施解决问题,但是黄才良坚决不同意,执意要采用进口材料做防水,最后多花费了200万元。

还有一次,一幢6层的高楼竣工了,黄才良楼上楼下房前屋后来回查看,站在楼下昂头指着6楼公共楼梯部位的两个小窗户说:“线条有叉层,马上整改!”这种“细节”也许只有黄才良才会发现。项目经理在这里不知走过多少回,抬头往上看过多少次,硬是没有看出来。当时,脚手架已经拆除,怎么办?项目经理知道黄才良的脾气,只得重新组织人马,重新搭起脚手架进行整改。望着整改后的窗户,黄才良笑着对经理说:“这次你还算幸运,架子只要搭到6层,要是建设的高层建筑33层有问题,哪怕33层也得搭。”

正是黄才良这种认真较真的劲儿,多年来,他执掌公司承建的工程实现了“零投诉”。然而,黄才良却认为,没有投诉不等于没有问题,不等于真的做到了100%的好。他在公司成立售后服务小组、建立质量回访制度,在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一定时间后,主动回访用户,根据反馈情况改进提升建筑品质。

用模块标准来造房子

“做事先做人,建房人要讲信用,守合同,宁可自己赔本,也要保证质量”。这是黄才良从事建筑业一直坚守的底线。为了这个底线,也为了今后年轻一代能少走一点弯路,54岁时,他决定为行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编制出一套规范的标准模块。

“现在国内建筑业特级企业有380多家,一级企业有8000多家,而一级企业下的分公司有几十万家。如果采用模块化管理,可以将我们数十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与工艺流程等融合转化信息资源,实现人人共享。通过建筑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行业的品质”。黄才良说。

敢想,肯干,还需善干。对于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黄才良而言,要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转化,难度可想而知。当时他并没有急于接工程,直接实践,而是开始系统的学习。他让人购买了200套《企业文化建设教程》光盘,希望借鉴后能够表达出他的想法及做法,他每个星期天都与公司的管理人员共同学习,看完后还用朴实的行业话语来解释分享。

有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黄才良开始转化为实践,从香缇湾花园项目的三个标段中选了一个六万多平方米的小标段进行初步尝试,第一次就成功了。香缇湾花园项目现场让每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耳目一新,市建设主管部门更成立了“双创”领导小组,更加系统性地了解了整个施工过程。这样的模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营造了和谐的周边环境。

首创精益建造才良模式

所谓“精益建造”,是由精益生产的概念延伸而来。精益生产是流动的产品和固定的人来生产,而建造则是固定的产品和流动的人员来生产。“精益建造”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结合建造的特点,对建造过程进行改造,形成功能完整的建造系统——“精益建造”管理模式。这种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保证质量、最短的工期、消耗最少资源”的目标。

“比如腰梁下砌体,光这么一截墙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就有7项,而每个工艺流程还有若干道工序。我们把所有工序都固定下来了。”黄才良联合相关软件企业和专家,将自己的建筑经验固化为操作标准,把工程项目的一个个分项拆分为一道道工序,将每一道工序设计成管理模块。模块融合了作业规范、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验收频率、安全注意事项、最优资源配置等,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推送给作业人与管理人,实施准时开始、准点交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传输工序作业数据,通过准时采购实施准点供应,考核与现场管理指标对应;使工序由简单的工艺流程节点施工成为空间模块管理,由工序在规范作业的状态中反映时间与空间的数据,体现每一道工序的价值,使标准落地,让标准说话。

“其实我们创建的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企业建筑大学,一旦我们的基本标准模块完成,‘精益建造’模式将在中国建筑业广泛应用推广,经过这套标准流程的训练,不仅能实现让三流水平的员工干出一流水平的质量、让一流的员工获得一流的薪酬,还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引导他们融入企业文化。届时,每一个项目,都将是一个输出大国工匠的‘梦工厂’。”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89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