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办 张浩
自2005年全省特检机构联合重组以来,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按照省局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努力致力于人事工作的管理创新,在培养和凝聚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过程中,确立“一个理念”,完善“两个机制”,营造“三个环境”,搭建“四个平台”,使人才队伍总量持续增长,结构得到优化,人才支撑特检事业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具体做法是:
一、牢固确立“一个理念”
院党委始终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断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制定了“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规划,把人才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在每年召开一次人事工作会议的同时,还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每年年初工作会议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重视、引进、培育、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部署,结合特检工作实际,围绕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多次专题调研,并定期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使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不断完善“两个机制”
一是完善“党管人才”机制。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省院首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和相关部门主任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分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次,以建立和健全人事制度为载体,构筑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推出了重大事项报告、重要情况通报和专人沟通联络等举措。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入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集约,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氛围。特别是在去年深度整合工作中,主动与省编办、人社厅及省局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人员划转工作,而且确保了人才队伍的稳定。
二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最根本是选好人,用好人。基于这种认识,全院始终把健全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作为重中之重。首先,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打破身份界线,破除论资排辈,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及人才的不同特点使用人才,注重把品德与才干、能力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将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规范程序选用人才。在确定人选时,把民主推荐作为必经程序,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访谈、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考察。任用时,在公开、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公示、会议决定、择优选任,实行阳光操作。多年来,在选拔、任用、调配人员的工作程序上,没有收到一起投诉。
三、努力营造“三个环境”
一是营造优越的工作环境。首先,从人的心理需求入手,落实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重大事项公告、召开职代会、工作研讨会、各类座谈会等形式,及每年开展建言献策和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让各类人才体现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其次,从人的利益需求入手,用经济杠杆激励各类人才。如,建立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艰苦岗位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对按期完成并获得相关部门授予的科技成果奖项目,给予统一的相应配套奖励;对有利于检验工作的创新项目,不论大小都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等。同时,从人的后顾之忧入手,尽力帮助解决生活上一些特殊困难,如对高层次人才在配偶工作上优先帮助解决,在住房问题上妥善帮助解决等。并且每年定期安排干部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干事业。
二是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首先,构筑和谐的内部关系。省院班子成员每月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加强沟通交流,并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开展读书演讲、征文比赛,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传统节日举行文艺联欢等,并组建摄影、棋类、瑜伽等5个兴趣小组,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暖,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在全系统大力宣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结合创建学习型特检机构活动,推进学习型分院、学习型中心、学习型部门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其次,坚持人才工程带动作用,以培养4至5名国家级技术专家、8至10名国内知名技术人员为规划目标,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形成高端引领良好态势,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称评聘的有关制度、程序及实施细则,聘任了一批符合岗位专业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人才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同时,通过岗位明星、先进、标兵等不同方面的评选展示和表彰,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人才及其典型事迹,充分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四、全力搭建“四个平台”
一是人才引进平台。首先,畅通引才渠道。加强与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通过多个渠道引进适用人才。其次,拓宽引才渠道。先后与东南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把国家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专项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通过合作汇聚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平台。首先,依托“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全院先后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研究生创新中心”,与多所著名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与TUV南德、航天晨光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检验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以此为契机,培养和锻炼人才。同时,围绕“提升”打造人才培养平台。并邀请院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选派各类人才到科研院校、培训机构和国(境)外进修和参加继续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检验比对、学术研讨、技术交流、考试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是人才评价平台。首先,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积极开发应用人事管理软件,建立各类人才动态信息库,在保证人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基础上,利用查询功能,按岗位、职称、专业等管理功能,及时掌握各类人才结构,为人才合理开发和评价奠定了基础。积极探索制定岗位能力标准和评价办法,努力建立“以人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效、以效定奖”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四是人才凝聚平台。首先,以美好的愿景凝聚人才队伍。建院之初,全院就制订了“做大做强做优,打造国内一流、能够参与国际间竞争与合作、可与国际知名机构比肩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发展远景规划,并持续推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检验事业兴旺”的发展机制,用美好愿景激励每一位成员,使特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集科研、检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检验研究机构,以特色的文化凝聚人才队伍。通过不断总结、提炼、整合和充实,形成了“服务宗旨、特检精神、院训、价值理念、员工守则、服务思想、管理思想、道德规范”等具有自身特色的江苏特检文化体系,成为凝聚人才队伍的“强力粘合剂”,初步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趋向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