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离开中国的状况将继续下去,中国难以阻止,也没有阻止的必要。只有大力向高端进军,“中国制造”才有转型成功的希望。
前不久,“玻璃大王”曹德旺的一席话掀起的已不仅仅是舆论热潮,而是各方观点的猛烈碰撞:中美制造业成本比较、实体经济痛点、“死亡税率”……人们为中国“制造业外流”而忧心忡忡的背后有恍若隔世之感:仿佛仅仅一年前,我们还在为“中国工业体系门类最齐全”和“中国制造2025”津津乐道,怎么一眨眼,制造业就要跑到美国去了?
其实,外资制造类企业离开中国是个一直在进行的过程。即便在国内的商场里,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制造的箱包鞋帽也越来越多。几年前,有美国媒体人体验过“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是多么困难,现在,这个任务的难度或将有所降低。统计显示,从中国向美国转移的制造业占比是全球各国中最多的,纺织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其中。有人据此判断,中美两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美国甚至可能很快反超中国。
不过,“制造业成本”是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工资、汇率、劳动生产率和能源成本等诸多要素。制造业回流美国,并非单纯取决于税收或劳动生产率。
在能源成本上,美国最具优势。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出口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制造的成本尚低于美国,英、法、德、日等传统工业国都要高得多。曹老板为国人敲响警钟是好的,但也不能听风就是雨,危言耸听地说什么“世界工厂没落了”。
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转移早已发生,还将继续下去,中国难以阻止,也没有阻止的必要。毕竟,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时代还是赶快过去为好。
中国该做的是充分吸取西方产业空心化的前车之鉴,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产业都要留下,不然,全球化从何谈起?附加值太低、污染严重的产业没有保留的必要,放任“血汗工厂”主动离去未必是坏事。决策者需要认真考虑,哪些产业一定要留在国内,哪些可以交给市场决定,就像德国不择手段地保护欧司朗,却乐得把拆船业甩给印度一样。
曹德旺自己也强调:“投资化的重复建设……制造业这边,钢铁、玻璃、水泥全部过剩。”注意这里的关键词:过剩。中国政府推进供给侧改革经年,削减过剩产能的口号喊了好久,这时候,曹德旺安排自家的企业漂洋过海,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值得注意的是,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了更多积极信号。调控房地产,约束人民币汇率,大力支持鼓励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这些都说明政府为保护实体经济已经煞费苦心,只不过发力点不限于“减税”。
结论至此已呼之欲出:制造业“出走”并非天崩地裂,而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此刺激国人神经,只是因为对面是美国。美国的“再工业化”何尝不是金融危机后的亡羊补牢之举?过去30年间,纺织品、煤炭、钢铁、水泥、玻璃、化纤等产业支撑了中国的腾飞,它们的离去确实让人有几分不适应,但是,未来的中国更需要依靠的是高铁、核电、飞机、芯片、机床的发展,这些产业好不好,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不必太在乎是否留住曹德旺、富士康,而是应该着眼于催生更多的华为和大疆。这一点,绝不是只靠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能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