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工业化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治国理政全局和民族复兴大业,就大力振兴制造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述,引领和推动工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特别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制造强国建设伟大征程,使我国工业化事业迈入了新时代。工业化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多措并举稳增长,实现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是立国之本。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稳增长关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面对一段时间内工业下行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狠抓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努力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一)投资活力有效激发。稳定工业增长,投资具有关键作用。我们推动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改善投资环境和改进投资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先进制造领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我们积极应对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在稳定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培育壮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释放内需潜力。受益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征以及节能与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汽车消费持续增长。
(三)开放合作日益扩大。我们积极贯彻对外开放战略,协调“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平台,支持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工业通信业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开放合作。2016年我国工业品出口达到1.9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7,是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中国制造”的品牌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我国工业克服重重困难,顶住下行压力,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3~2016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4.8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二、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突出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工业通信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大工程之首,是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我们出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着力构建完善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要补充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二)工业基础能力不断夯实。工业基础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我们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通过重点项目带动,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瓶颈问题,构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加快补齐制约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突出短板。
(三)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取得重要突破。高端装备作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体现了一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我们把装备升级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启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两机”、大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动重大装备产业化,大国重器技术水平重大突破捷报频传。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工业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我们突出抓好工业领域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工作,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一)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下大力气坚决打好去产能这场硬仗,配合制定奖补资金、职工安置、环保、金融等方面8个配套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淘汰落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推动建立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企业成本负担进一步降低。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0项,占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53.6%,全部取消了非行政审批事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推进行政许可网上“一个窗口”办理。
(三)质量品牌稳步提升。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我们连续6年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形成了质量标杆、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活动。针对量大面广的日用消费品,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消费品品质、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四)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由之路。我们先后发布实施《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发展。
(五)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我们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工业化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面向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化创新驱动,着力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