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的不仅是核心技术“杀手锏” 更靠高质量的品牌信誉
——访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亨通集团是中国线缆领军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以来的短短30年间,亨通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农具厂起步,发展成为国内光纤通信领域的领跑者,拥有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及自主产权,并获得全球卓越绩效最高奖等诸多荣誉,堪称“丑小鸭”变“美天鹅”的典范。在中国,每4公里光纤就有1公里是“亨通造”。这里自主研发生产的光纤每天可绕地球三圈半,产品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15%以上,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亨通集团以开创先河的实践探索,创造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时代样板”。日前,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接受了采访,听他谈谈亨通从异军崛起到逐鹿世界的奥秘。
问:崔董,亨通集团从创立至今不过短短30年左右,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光纤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呢?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亨通发展的历程吗?
崔根良:时间回到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的我从部队退伍后回乡投身商海,先后担任3家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带领企业一次次走出困境。曾经的通信兵经历让我敏锐地察觉到,通信行业大有可为!于是说服了省通信电缆厂,1991年在七都镇成立了吴江分厂,这就是亨通集团的前身。
最初的起点令人不忍回首:杂草丛生的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机器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120万元债务,面对这个“烂摊子”,工人们都陷入了迷茫。如何破解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定了一个“借”字诀。
一招“借鸡生蛋”,当年就实现利税几十万元。随后,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合作,靠着“借梯登高”解决了技术人才问题,填补了江苏省光缆项目的空白。紧接着,我又找到日本企业合资,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实现了“借船出海”。到1995年底,亨通通信电缆产销量已跃居全国同行第一,仅仅用了5年时间,几乎是白手起家的亨通就站上了行业制高点。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敢拼勇闯”的精神特质在亨通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典型的例证是光棒研发。研发光棒,亨通面对的是一项多年未能填补的国内空白。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研发光棒制造技术,但直到2005年仍没有实质性突破,该技术一直被美国、日本等科技大国牢牢掌控,国内90%以上光棒依赖进口。
2006年,在研发出世界同行水平的光纤产品后,亨通决心摆脱“卡脖子”局面,毅然上马光棒研发项目。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难拼搏,经过数不清的失败重来,亨通自主研发的光棒终于在2010年成功下线!光棒的诞生,使亨通的产品线完成了从电缆、光缆到光纤、光棒的产业链覆盖。
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考察团来亨通调研时曾表示,亨通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先后自主研发掌握了光纤光棒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发展之路,是企业主导的科技产业化的典型案列,是我们民族企业的骄傲!亨通还有能力向更多高端技术领域拓展,在更多高端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光棒的成功,也开启了亨通从单一生产制造商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光通信产业领域大型集团之路。
亨通的新办法是,结合国家战略,确立以国际化带动工厂智能化、管理平台化、制造精益化的发展路线,瞄准通信网络的代际升级技术,推出基于下一代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借助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技术上的积累,积极布局面向5G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应用,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创业迈大步,创新不停步。从最初单一的光电缆制造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集团化经营,直至如今发展成为服务于光纤光网、电力电网、大数据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亨通是中国光纤通信、智能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连续1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实现了从乡镇小企业到高科技国际化上市公司的“凤凰涅槃”,亨通的创业创新史既是吴江乃至全国民企发展的一个“样板”,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沧桑巨变的缩影。
问:崔董,我们知道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那么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大潮中,亨通是如何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呢?
崔根良:今年7月,由亨通自主研发的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被敷设于浙江宁波至舟山500KV大陆跨海联网工程之上,这是中国跨海联网工程中首次实现国产化。整根海缆全长18.15公里,在研制生产中实现对348项控制点的实时监控保障,创下世界交流海缆中电压等级最高、单根无接头长度最长的两项世界纪录,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这标志着,亨通的海底电缆研制水平已站到了世界最前端,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大长度超高压海缆依赖进口的局面,对我国海洋输电技术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从“创新萌发”到“创新自觉”,创新一词早已融入了亨通的“血液”之中。
回首2006年,亨通在一片质疑声中,顶着巨大风险,成立200多人的研发团队,平均每天“烧钱”50多万,投入6亿多元科研资金,耗时近4年,终于拿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预制棒,这个轰动业界的创新之举至今让人刻骨铭心。虽然光棒研发成功了,但还是感到后怕。做企业如履薄冰。创新绝对不是“急救招”,而是需要长期积累,是一个常态化、系统化的工程。
为了实现这个“常态化、系统化”,亨通拿出的办法是,全力打造战略、人才、技术、机制、资本“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筑造一座将创新贯穿于企业每一个“神经末端”的“梦工厂”。
近年间,亨通努力抢抓与国际级、国家级大院大所合作机遇,积极搭建“企业家+科学家”“商业+研究”“创新+经营”合作机制,开展原创性、自主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储备一批世界级专家和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成果,并加快产业化步伐,力争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同时借鉴吸收日本、德国精细化管理技术,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质量人才团队,形成了既有顶天立地的领军人才,也有铺天盖地的专业工程师、高技能匠人的发展格局。
我们携手北邮、中科院上海物理所、英国洛克利相关技术团队,在太赫兹、红外传感、硅光子等领域分别开展联合研究。2017年,亨通共与45家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开展了近6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靠着持续不断的创新,亨通人一次次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核心产品。到目前为止,亨通已获得3000多项国家专利、制定15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填补10多项国内空白。
这些年来,亨通能在国际市场与行业巨头同台比武,靠的不仅是核心技术“杀手锏”,更靠高质量的品牌信誉。智能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鲜明指向,智能化制造不仅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助于实现质量高标准。亨通提出“能用机器手不用人手、能用机器人不用工人”,大力建设智能工厂,推动“机器换人、人机互动、物物互联”的制造模式创新,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快捷化交付。
走进亨通光电芯棒车间可以看到,所有设备产生的2万多个信号清晰反映在一个中控台上。在这个控制台上,车间每一台设备的生产状态、控制目标、进度、温度等主要控制参数一目了然,各系统还会自动根据设备在关键点上的生产步骤和突发故障发出提醒和报警。这是我国首座智能化芯棒车间,这套智能系统的使用,使该车间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效均提升30%!
目前,亨通已经建成9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先进制造标准体系正在被广泛复制,产品质量与智能制造的高度融合,先后获评江苏省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国家出口质量示范企业。
问:对于推进“一带一路”这一战略落地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走出去”可以说是一门要提前研习的“必修课”。亨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是如何表现的呢?您对于企业走向国际化有何看法?
崔根良:2015年,亨通承接了俄罗斯2亿多美元的海洋智能电网工程,从产品研发到制造交付再到现场施工,整个工期比合同提前了两个月,且一次性验收成功。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席电网开通仪式,俄罗斯国家能源部对亨通的产品质量、工程服务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授予“俄罗斯材料领域突出贡献奖”,并给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来表彰函,通过省发改委转达到亨通集团。消息一传开,亨通人纷纷感慨:中国制造,只有以品质取胜,才能获得世界尊重!
在亨通,这样的案例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近年间,亨通先后承建了埃及总统府通讯工程、马尔代夫环岛海洋通信工程、圣彼得堡能源电网项目、拉脱维亚国家宽带EPC项目、跨亚马逊河特高压工程等国际大项目,一路走来,中国民营企业亨通在全球市场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从市场国际化到产业国际化,再到品牌国际化,亨通以铿锵有力的“走出去”步伐,奏响了国际化“三步曲”。如今,亨通已在欧洲、南美、南非、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9个海外产业基地,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营销技术服务公司,在119个国家注册商标,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地区,向海外输出中国技术,以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高品质产品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市场。
国际化是不得不为的发展必然,企业要做强,必须要参与全球技术、品质的竞争;企业要做大,必须全球市场定位。一个企业如果今天不进行国际化,明天就会成为别人国际化的一部分。“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就是亨通战略定位的通俗表达。亨通的总部大楼里就挂着这样的标语:“国际化是百年亨通的必由之路。”
我们正身处一个颠覆性创新时代,必须快马加鞭!通信领域正处于量子通信、激光通信技术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亨通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也要保持对未知领域创新的敬畏和研究,矢志不渝地推进创新变革,迎接通信行业崭新变革的到来。
量子通信、新能源、智慧社区、大数据技术、太赫兹传输技术、物联网光电传感器、5G/6G射频及微波前端芯片……如今,亨通全维度开启新的发展路径,正以一系列新的技术研发向行业“高精尖”挺近,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矢志不移迈向国际高端市场的决心,扛起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赋予民企的崭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