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昌挺 晓 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日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逐年跃升,城乡居民卫生防病服务获得感明显改善、可及性普遍提高。展望未来,全省公卫系统将不忘初心,奋进跨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健康是美好人生的永恒话题,也是人类愿景的永远追求。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经过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目前我省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传染病疫情稳中有降
天花、霍乱、麻风、小儿麻痹症等烈性传染病,曾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努力,我省传染病疫情迅速遏制。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报告管理高质规范,全省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稳中趋降。1950年-2012年,年均发病率1666.23/10万;2013年-2017年,年均发病率大幅降至116.42/10万;2017年,发病率111.54/10万,位居全国最末位。2014年1月起,我省落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实行省市县三级以法定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截至2017年,全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达3000余家,疫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稳居全国前列。传染病监测和病原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开发全省传染病自动预测预警平台,传染病监测体系涵盖3大综合监测16个单病种,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有效性、风险评估科学性,时刻有力保障着人民健康,流感监测质量和致病菌识别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前移防控关口。实验室检测能力从1999年一周确定O157:H7病原,到现在72个小时内锁定300余种病原体。多病原检测平台在我省及周边区域多次重大疫情处置中发挥了一锤定音作用。
现场调查处置能力高效,走出国门。国际上首次发现、报道人传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人传人H7N9禽流感,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4禽流感、亚洲地区首例欧洲类禽猪流感、长三角地区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应对处置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2004年东台地区学校腺病毒疫情、2006年全省学校乙型流感疫情、2007年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聚集性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2年连云港地区输入性皮肤炭疽疫情、2016年江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南通地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和常州基孔肯雅热疫情、2017年-2018年冬春季全省流感暴发流行等重大、新发传染病疫情。建立了一支国家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代表全国率先派遣流行病和检测专家远赴西非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支持南美圭亚那防控寨卡病毒病疫情。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国家设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攻关防控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关键问题,省疾控中心连续申报、成功立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重大专项,建立全人群大规模重大疾病健康干预运行体系、全人群疾病筛查和健康干预控制体系,研究新的重大传染病干预策略,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助力保障人人享有健康权利,为显著提升应急和综合防控我国重大传染病能力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提供了推进“健康江苏”“健康中国”示范样本。
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防病胜于治病。数据显示,卫生防疫投入1元,医疗救治或节省8.59元。为提高全省居民知病防病能力,我省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百姓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居民个人获取理解健康信息,运用其维护和促进提升自身健康能力。2008年我省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至今,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上升,2017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2.69%,同比2008年提高13.17个百分点。
我省每年抽取监测13个设区市26个县(市、区)78个街道(乡镇)156个居委会(村)居民健康素养,连续10年,建成全省稳定监测体系同时,培养一批覆盖全省技术骨干,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国首创基于移动终端信息化监测系统,省、市、县三级网络质控体系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走在全国前列。
为帮助居民学习健康相关知识,省疾控中心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素养学习系统,帮助公众自我学习、自我评估。2011年健康素养学习系统上线以来,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访问量超过3981万人次,推动提高全省居民健康素养,辐射全国,影响深远。
健康传播形式多样。精心设计制作各类传播材料、健康读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列宣传片及其光盘版、U盘版,发到全省各相关单位、基层社区。通过各类宣传阵地,积极合作大众媒体,联办系列科普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结合热点话题传播健康知识同时,秉持正确导向,成为重大热点事件疾控条线“权威”发声口,连获全国“十佳医疗行业官方微信”“全国疾控机构最具影响力官方微信”“健康中国新媒体影响力十佳健康号”等称号。
健康促进点面结合。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作为“健康江苏”重要抓手和有机组成,整体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目前建成健康促进县(市、区)国家级6个、省级37个,健康城市试点22个,在国内发挥着“板块化”矩阵影响力。以医疗卫生行业作为健康促进突破口和主阵地,关注学生群体,指导医院和学校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带动全社会形成健康促进“大健康、大卫生”浓厚氛围。
结核病防治卓有成效
结核病俗称“痨病”,二三千年来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世界各国众多文学作品都有夺命“痨病”描写,如死于“痨病”的文学人物林黛玉、茶花女等。由于“痨病”病人面色苍白,欧洲又称其为“白色瘟疫”。
结核病也曾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深重灾难。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快了结核病控制组织建设,迅速恢复全省结核病控制网络。上世纪90年代起,省政府拨出结核病防治专款,本世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结核病实验室建设,确定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建立新型结防服务体系,提高耐多药肺结核医疗保障水平。全省结核病发病率从1979年891/10万降到2010年202/10万,下降辐度高于77%。
2002年-2018年,省政府先后四次印发结核病防治规划,全面推行现代肺结核防治策略(DOTS)、遏制结核病策略、终止结核病策略,全社会共同参与结核病控制工作。结防经费不断增加,目前中央转移支付、省、市、县每年投入经费超过5000万元,实行免费提供患者抗结核药品,补助患者诊断、治疗、管理、督导费用等政策。
建设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2004年起,我省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新型结防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县级DOTS实施单位全部纳入,定点医院诊断和治疗患者,13个设区市全部建立市级耐多药结核病定点医院。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国家、省及地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及结核病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全省更新、增添大批结核病防治器械,各设区市、县(市、区)改造建设标准化感染控制传染病院或病房,各设区市设立负压病房,改建设区市、县(市、区)结核病实验室,建成全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
加强和规范肺结核治疗管理。1978年,我省推行患者不住院治疗,1983年,全省实施肺结核短程化学治疗方案,2003年,全省免费抗结核治疗传染性肺结核,通过规范治疗和管理,新涂阳肺结核治愈率持续稳定高于90%,减少结核菌人群传播。登记患者由2005年4.7万例降到2017年2.6万例。
积极推行快速分子诊断技术。我省根据结防工作形势,“十二五”“十三五”陆续配置设区市结核病实验室耐药分子诊断设备,配置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结核杆菌分子诊断设备,成为全国最早覆盖分子诊断设备省份。
耐多药肺结核医疗保障全覆盖。2011年、2012年我省出台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耐多药肺结核保障政策,耐多药肺结核诊治覆盖全人群。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临床路径费用报销比例高于70%,符合医疗救助患者不低于90%。
国际合作项目成绩显著。1996年,实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结核病控制示范区项目”,20多年积极开展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中盖结核病防治等国际合作项目,不仅得到技术、资金支持,更推广了新管理理念,促进结核病控制持续发展。
多途径宣传提高公众知晓率。重视肺结核健康促进工作,针对不同人群个性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健康促进活动,结防知识宣传融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支农、健康帮扶、大众科普、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起到动员全社区参与结防工作良好效果。据估算,1979年-2018年,全省减少肺结核死亡54.3万人,避免820万人感染结核菌,减少肺结核82万例。
慢性病防治初见成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慢性疾病越来越多。慢性病没有传染性,一旦得病,既不能自愈,也很难治愈,具有常见多发、发病隐匿、一果多因、一体多病等特征。
慢性病防控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和经费投入相对受限。只有真正落实心血管病早期防控综合措施,方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慢性病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省成人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与肥胖等引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病增长幅度较大,发病人群年轻化,八成死亡缘于慢性病,防控工作挑战严重。
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着力推进落实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各项举措,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应对我省严峻慢性病流行趋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以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切入点,以“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为口号,推广慢性病干预技术和支持工具,传播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防治成效稳步显现。
我省通过实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防控策略和措施,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管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人群心血管病高危对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疾病防控效果,有的放矢减少“粗放式”防控模式造成的无谓浪费,大大节约防控成本,以“最小花费,取得最佳防控效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全国率先保险补偿疫苗接种副反应
预防疾病,国际公认接种疫苗高效、廉价、效果好。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是一项覆盖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常态化健康惠民工程。通过计划性开展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全省先后实现以省、县、乡镇为单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3个85%目标,全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高于95%。政府免费提供适龄儿童接种疫苗,由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扩到12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相继实现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全省连续29年未报告白喉,麻疹发病率从最高历史1000.41/10万降至0.16/10万,乙型肝炎发病率从最高历史268.96/10万降至16.94/10万,提前实现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全人群控制低于7%、5岁以下儿童控制低于1%以下“双目标”。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年来,全省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降了99%。
预防接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规范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以乡镇为单位,全国率先实现定点预防接种服务,建立健全疫苗储存与配送冷链系统、信息化服务系统,全省健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新生儿预防接种单位、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成人预防接种门诊、集体单位预防接种门诊,全人群全寿命期疫苗接种服务更为便捷、更加安全。
率先全国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机制。2016年1月起,我省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由“财政补偿”转为“保险补偿”,政府统一购买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儿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出现异常反应儿童。推动建立政府基础保险结合商业补充保险的多层次补偿体系,由政府、医疗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和受种者共同购买多结构保险,确保免疫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障最大化,先后颁布《江苏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江苏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规范》,明确补偿标准、流程,推动补偿工作更规范、更透明、更高效。
省地联动,不断推动和扩大疫苗免费接种服务。疫苗是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为使我省居民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之苦,提高生活质量,我省各级政府,加大惠民健康投入,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先行将水痘疫苗纳入儿童免费接种服务,无锡市、苏州市还将23价肺炎疫苗纳入65岁以上老人免疫接种服务,让群众享受“健康江苏”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