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具备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的能力。2月28日,南京召开制造业高质量推进大会,发布南京市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行动计划,这是该市继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后第二个产业地标行动计划。最近,南京主政者接连调研工业经济,在不同场合强调工业对经济的重要。此次制造业大会,参会人数多达2400多人,堪比南京第一会——创新名城推进大会。种种迹象表明,南京,这座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中心城市已开始把工业经济摆上突出位置。
南京曾是我国工业重镇,一度高喊“工业第一方略”,很长一段时期,工业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南京为何重新高举制造业大旗,又会走上一条怎样的制造业发展之路?
中心城市重振工业雄风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制造业的高质量,才会有南京发展的高质量。
主政者的表态为南京制造业的发展“定了调”。
重视工业经济,绝非只是应对当前发展困难的权宜之策。从去年数据看,南京工业经济已有突破。当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834.7亿元,同比增长15.1%,创五年来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可比增长7.8%,较此前有大幅提高,创两年新高。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次上升至全省第2位,仅次于无锡。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在2017年6月扭转连续41个月的工业投资负增长后,去年工业投资增幅达8.9%,创下近4年来工业投资最高增幅。去年南京规上工业企业数增加207家,一改前两年负增长局面。但从南京制造业整体情况看,石化、钢铁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3%,重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规上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增长缓慢,有效投入不足,投入效益不高,规上企业数量偏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平均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南京发展成为全国的石化、电子仪表、汽车制造等四大工业基地。本世纪初,南京重化工发展迅猛,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200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确立“工业第一方略”。2008年前后金融危机严重波及实体经济,我国经济深度调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尤其倚重服务经济,南京的工业贡献度有所减弱,工业投资进入低位调整。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远超百年,南京工业结构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去年以来,国内多个重要城市释放重视制造业发展的信号。去年广州工业投资增幅高达53.8%。去年3月,上海开始建设张江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今年初开建特斯拉超级工厂,一着不让践行“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制造业”。
南京市长蓝绍敏指出,以前各地把3:2:1的三次产业结构作为转型方向。但没有经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充分发展,“321”的产业比只是低水平的“321”,并不代表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他看来,制造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兴国之器。南京虽是中心城市,但不是北京那样的政治中心,也非上海那样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南京不可能跨过工业化后期而实现经济稳健前行。南京服务业占比已超60%,而工业占比不到32%,离35%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距离。南京要在国内城市中争先进位,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千方百计延长制造业的生命周期,推进制造业的持续繁荣。
激发经济活力,催生城市创新能力,南京以十年来最大的力度推动工业制造。提出今年增加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800个以上,并对企业技术装备投入实施10%的普惠性补贴政策。计划通过两年努力,全市工业投资占比要达到40%左右,“十三五”工业占比达到35%。
以产业高度谋求赶超速度
各地奔向制造业高地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聚焦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主导产业。成都要建立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武汉继打造光电子、汽车两大万亿元产业集群之后,又提出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从曾经的千亿级到如今的万亿级,各地产业迈向新量级的背后是要抢占未来5到10年的产业新空间。布局万亿级产业集群,就是要通过产业要素的高度集聚,谋求经济规模的大幅扩张。
南京的路径是,在“4+4+1”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集中度,经过若干年努力聚力打造3-5个产业地标,而地标的要求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全球有影响力”。
南京打造产业地标还有另外的现实意义。南京首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经济规模与苏州相比,存在着5000多亿元的差距。从经济规模看,南京要成长为高首位度城市,实现总量超越,按目前两市的经济增速看,还要有三四十年的长跑追赶。南京更需谋划有高度的超越,走特色发展之路,确保产业有高度,在几个产业上掌握话语权。
蓝绍敏认为,产业地标就像建筑地标,谈到一种产业就要让人联系到一座城市。他表示,打造产业地标,要有最顶尖的人才,最“头部”的优秀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平台,最完整的产业链,还要有最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创新集群转变,通过产业地标的打造,努力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产业有高度不会动辄被“淹”
据南京市委、市政府对外披露的信息看,该市已明确要打造的三大产业地标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以及人工智能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已是遍地开花,野蛮生长。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南京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已逾13家,在建和拟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总产能规模接近200万辆,相当于国家规划到2020年全国的产能。
新能源汽车车道“拥挤”,源于政府和资本对未来市场空间的竞逐。面对激烈竞争,南京提出,要么在竞争中倒下,要么就争做标杆、脱颖而出。好比进入汛期,要把坝筑高,站在高地上。做产业地标,就是要让产业有高度,才不会“下水”被淹。
南京将新能源汽车树为地标,最大利好是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选赛道。我国汽车进入新一轮转型升级的调整期,新能源车是我国汽车转型、中国制造业转型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支撑。就在上个月,工信部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会。工信部负责人表示,我国要探索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谋求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这一个个“新”就是南京的机会。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和集聚度已在省内形成突出优势,发展势头良好。去年新能源汽车产值增幅达155.8%。
另一呈爆发式发展势头的行业是集成电路,这是南京打造的另一产业地标,去年增幅达50%以上。中兴事件后,引发全国各界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强烈关注并形成产业发展的火热态势。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产业基础,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产业的集聚效应。从产业基础看,南京有集成电路企业100多家,产值规模小。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超千亿元,南京不到百亿。但南京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陆晶圆制造领域排名第一的台积电项目。南京在2017年扭转工业投资连续3年多负增长态势,很大程度上源于南京台积电开工带来的大投入,并上马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继台积电之后,南京已有紫光、思科、华大九天、展讯、创意电子等龙头和引领性企业入驻,仅江北新区上下游芯片企业就接近200家,南京希望用五六年时间,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综合销售2000亿元。
以超级企业为龙头,快速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积极营造产业生态圈,南京正试图以这种方式实现新兴产业拔地而起。这也是当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新路。
产业打造不是要壳是要核
对南京而言,发展这两大产业地标亟需瞄准两大目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内部板块协同竞争。
前几年,城市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通常做法是以市场换工厂,南京也这样争取过项目落地。新能源汽车是深层次推动电动化和智能化,不少整车项目实质就是组装厂,缺乏三电系统(电驱、电池、电控)研发,并不掌握核心技术。
今年南京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18条政策有4条针对产业地标打造。今年南京启动重大科技专项,针对装备、关键零部件、标准体系的短板,着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积累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南京还将设立市级10亿元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普惠性奖补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装备升级等,并建设三大产业地标学院。
目前南京有四大板块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几大园区也在争夺芯片项目,产业在物理空间的不集中和产业协同性不强并存。南京正在规划产业布局,对各板块功能进行相对分工,要求各区各板块服从整体规划布局,不搞无序竞争,鼓励引导集聚。
在形成应用场景的产业示范上,南京提出要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先导城市。2020年底前新增的禁区通行证、2020年后所有的禁区通行证,只向新能源汽车发放。
谈到产业地标远景,南京市主要领导说,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用心去做。
延伸阅读:
江苏制造,从创新赛跑到创新协同
文/成长春 陈晓峰
先进制造业是江苏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必须在创新要素的快速集聚和高效配置上做足文章,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效应。
先进制造业代表着制造业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苏制造业在调整中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正源源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实践来看,先进制造业是江苏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但前提是必须在创新要素的快速集聚和高效配置上做足文章,充分发挥协同优势效应。
目前,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主要还是数量累积与先发先至优势,但单体企业竞争能力与产业整体的协同创新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距离。核心技术不足,重大科研任务和关键性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仍然存在,研发、设计、创意、策划等产业高端环节收入占比较低,创新资源重复配置和低效使用尚未消弭。
汇聚创新资源,强化要素支撑,推动先进制造业由创新赛跑向创新协同转变,不妨考虑从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首先是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可率先在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攻克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短板”“痛点”技术,制定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领航标准”。同时布局更多重点高端产业研究院,争取更多权限下放或试点设立,让重大改革平台、公共平台和研发平台落地。在国际创新资源导入方面,发挥苏州、南京等节点城市“二传手”功能,建立对接国际的技术引入平台,支持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来苏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
其次,创新生态体系培育须得到更多关注。这就要大力支持南京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技术中心,改变缺乏重大引领性原创成果和新兴产业的源头支撑现状。增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生态体系的动态培育与产业持续研发实力的整体提升,为江苏争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蓄势储能。支持宿迁(上海)协同创新基地等跨省创新平台筹备建设。在光伏、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现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基础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增量扩容。
再其次,要素支撑体系打造不可忽视。这其中关键是解决好“人”“钱”两方面问题。对此,不妨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社保一体化等工作,建立基于“创新资源”合作的跨区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多点执业,公共研发平台引入“项目经理”负责、多元化入股等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并加快推进智库联盟建设。同时,建立对接国际的人才引入平台,鼓励高技术人才跨境执业、季度执业,健全国际化高技术服务人才评价体系。
最后,与资金扶持相关的政策创新是“保驾护航”的关键。例如,在创新成果转化初期,加大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龙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再如,鼓励更多风投、创投资本及早介入,推出精准化的“种子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提升扶持政策的受惠面和影响度。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逐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费和成本,激发企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