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祝军生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沙群
【摘要】
针对当前外协产品质量问题偏多的状况,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协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保证型号保质保量的交付运行。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本文从外协供方、合同(协议)、验收、信息等主要环节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
推动;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管理
外协产品指由于组织的能力或资源配备不足或其他原因,通常将某些产品以合同形式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制、生产的产品。随着型号科研生产任务不断加大,外协品种和数量也随之增加,部分组织对合格供方准入把关不严,未及时进行合格供方动态评价,未严格落实技术协议和验收技术条件确认、过程监督、验收交付等环节的有关规定,导致外协产品的质量问题高居不下。组织应加强外协产品的质量管理,关注外协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协产品形成过程的监控,明确对外协产品技术、质量和验收要求,严格对产品复验(验收)等环节的控制,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方;建立动态的合格供方管理机制。本文根据近年来笔者在航天企业工作和质量体系方面的相关经验,通过分析影响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影响外协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外协供方的选择不够全面
没有根据外协产品的技术难度、制造生产复杂程度及价值等因素选择供方。同时,忽视对供方的资格评审和专业能力的确认,不重视供方产品实现过程中质量控制能力的考察。
(二)外协产品质量监控不够到位
外协供方在对承接的外协件技术要求方面,理解不透彻,缺乏过程分析能力,编制的工艺文件不完善、不成熟,缺乏有效的节点控制手段,忽视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外协件质量处于失控、半失控状态,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三)外协产品的验收不够严谨
没有严格按照技术协议、任务书对外协产品认真验收测试。
(四)信息传递不通畅
未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质量信息滞后,供需之间、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当出现过程质量异常时,没及时反馈信息,丧失了及时开展质量分析的时机,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产品带病流转,导致批次性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主要的应对措施和思路
(一)外协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1、供方选择。根据外协产品对型号产品研制生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考虑其技术难度、制造生产复杂程度及价值因素,可分为关键外协产品和一般外协产品。关键外协产品指武器系统研制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或制约批生产质量进度或由于技术难度高、国内只有少数供方承担或单件价格在50万元以上的产品。一般外协产品指关键外协产品以外的外协产品。
确定供方时,按“资质、质量、进度、价格、服务”综合评价优先选择的原则,在外协合格供方名录中择优选择。在研制阶段确定供方时,必须考虑后续批生产的需要。
选取外协供方应首先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取,签订外协合同;若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方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拟新增供方进行资格考察。外协产品的供方确认应经过厂(所)级评审,通过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型号产品外协。
2、对供方的监督、考核与评价。组织应督促供方对研制、生产过程依据合同中所约定的相关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对出现的严重质量、进度问题提出警告,必要时对其进行重新考察。应组织外协主管部门根据外协合同执行情况,定期对供方的研制进度、质量保证、生产能力和售后服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做出合格、警告、不合格等评估意见,对合格供方名录进行修订。
(二)外协供方的合同管理
外协产品应纳入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技术文件,如:任务书、技术要求和验收大纲等作为合同的附件,必须经过审批,外协合同必须经过同级质量管理部门的会签。双方在进行充分技术沟通的基础上,拟制合同文本。外协合同(或协议)必须有质量条款,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供方按现行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或GJB/T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系列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供方应执行的标准或文件,明确提出型号产品禁用的工艺、器件和材料。
3、供方应有健全的质量检验系统。
4、供方使用的规范、图样和检验规程等是采用国际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并对特殊要求的技术指标予以明确。
5、供方按规定对外协产品进行检验、试验项目及要求。
6、供方随外协产品提供的配套技术资料。
7、外协产品验收时应进行的检验和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方法。
8、型号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如软件独立评测、质量问题双归零、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和元器件评审等。
在合同或附件质量条款更改时,提出更改的一方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经双方确认。
(三)外协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1、组织应要求供方贯彻军工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规章,按合同、任务书或技术协议,以及满足型号产品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并接受组织、军代表和(或)上级部门的监督审核。
2、外协产品的研制,应严格按照研制任务书和有关研制程序要求,进行设计和工艺评审,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经过充分试验和鉴定(评审),组织对各阶段的技术状态进行审查认可后方可实施或提供使用。
3、在外协产品设计、工艺发生重大变化和产品使用的关键、重要元器件、原材料改变供应单位或技术状态发生变化时,组织应按程序重新进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实施和提供使用。
4、组织应要求供方编制完整的工艺文件,其工艺应符合技术协议(任务书或技术条件)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杜绝相关规范中禁用工艺的使用,并严格控制限用工艺的使用。
5、供方对外协产品应建立完整的质量记录,实行批次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经检验、试验合格的产品应有合格证明或识别标志。必要时应附测试和试验数据、试验报告和记录等,组织应对相关质量记录进行检查。
6、组织对外协产品研制、生产的关键、重要环节应加严控制,重点检测、试验项目应派人监制。
7、组织负责组织外协产品质量问题的归零工作。外协产品研制、生产、试验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均应进行归零,防止同类问题重新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和产品出厂后在交付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按型号产品质量问题“双五条归零”要求完成归零并进行评审。
(四)外协产品的验收
1、产品验收依据。产品验收应根据任务书、验收大纲、产品制造验收技术条件和合同中明确的验收方法和质量要求;供方根据组织提出的产品任务书或技术协议和其他要求,结合产品研制试验情况,编制具体细化的产品交付验收实施细则,经组织会签认可后可作为产品交付验收的依据。
2、验收条件。提交验收的产品必须经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有齐全的质量证明文件;提交的产品必须完整、齐套;交接双方办理产品交验时,应明确产品名称、批次、产品编号、提交数量、检验结论并附原始检查记录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技术状态更改记载等;再次提交的产品应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重新提交。
3、实施验收,按验收依据实施验收。审查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筛选报告、例试报告、失效分析报告、破坏性物理分析报告、重大技术状态变更及质量问题归零报告等文件。若不符合相关要求,不能验收。符合要求后按相关规定进行产品验收;对产品成套性、数量、批次编号、包装装箱质量、产品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查和记录;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要求文文一致,文实相符,资料齐全,记录准确全面,签署完整,结论明确;按验收依据性文件,对规定的性能参数和重要接口尺寸等进行性能参数测试、检查,做好验收记录,作为验收的依据;经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应在产品交接记录上签字,作为交接验收的凭证。
4、问题处理。在产品交接验收中,若发现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质量不受控不能保证质量、相关试验和文件不符合要求或产品检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验收要求时,组织应向供方提出暂停或终止验收,待问题解决后重新提交验收;质量问题处理结束后,双方认为需要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上说明的质量问题,应将问题及处理结论填写在质量证明文件上;产品交付后发现(发生)的问题,由组织负责反馈供方,共同分析原因,确定责任单位并完成归零。
(五)外协产品的信息管理
1、外协信息涉及的主要内容。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合格供方的评定及选用、供方质量监督审核信息;外协产品的订货合同(含技术协议书)及评审情况;外协产品在生产、试验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信息;外协产品下厂监制、验收、入厂(所)复验及产品使用中所发生的信息。
2、外协信息管理。组织应明确外协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贮存和使用过程的要求,并纳入质量信息管理程序;组织应将外协产品研制、生产、试验、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及时纳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应将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故障信息实施闭环管理,为保证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持。
3、外协信息的工作流程。组织与供方应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网络,确保质量信息收集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组织对于外协产品发生的质量信息,应按集团公司质量信息报送规定的时限要求进行收集和上报;外协产品发生的质量问题,由组织进行分析处理,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追踪落实。
4、组织应当制定外协产品信息流程,将分析处理的信息,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反馈和使用。
三、结束语
随着外协产品数量的快速递增,外协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已经成为难点、焦点。抓好外协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质量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对外协产品失控,必将对整个项目生产交付带来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