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气象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气象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围绕《意见》出台的背景及相关任务的贯彻落实,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胡鹏,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答:标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标准化,强调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些重要论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标准化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凸显了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做好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标准化是国家基础性、公益类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气象局党组一贯高度重视气象标准化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标准体系,也初步理顺了标准化工作职责、健全了标准修订制度。随着气象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气象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气象标准的基础性制度作用,而当前在气象标准化及相应工作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急需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标准化在气象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为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问:目前我国气象标准化的水平如何?有哪些亮点和经验?
答:自2000年第一项气象行业标准发布以来,气象标准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进程,现在可以说进入了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气象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凸显。
近十年来,气象标准化更是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制度和机制建设、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宣传贯彻实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包括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象等十四个专业领域,由四个层级标准组成的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85项国家标准、439项行业标准、550多项地方标准、9项团体标准。
二是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既有管理性制度,也有规范性资料,同时还建立了标准预审、复核与会核、指令性立项以及信用管理、地方标准信息报告、标委会年度评估等具有气象特色的工作机制。
三是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国家级层面成立了1个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以及7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个分技术委员会、1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级层面成立了23个地方标准化技术组织。
四是工作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各部门按照“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协调、主管职能部门分工主导”的要求,分领域推进标准化建设,使标准在支撑气象改革发展和确保履职尽责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五是作用和效益明显提升,各专业领域及其主管部门按照紧贴需求、服务大局的思路,立足民生,面向公众、面向生产、面向服务,推进标准应用并发挥效益。比如,《森林火险气象预警》《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等一批重要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发挥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农业干旱等级》《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等标准,为健全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太阳能资源等级》《植被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数》等标准,紧紧把握住气象趋利避害的功能,为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发挥更有效作用提供了技术依据;气象信息服务、气候可行性论证、防雷安全等监管领域出台的系列标准,为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配套、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卫星数据分级》《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等多项标准,在推进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应用服务体系、提升气象国际合作影响力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气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也探索出了具有气象特色、符合气象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其关键是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融入气象改革发展大局,主要经验包括把握发展机遇、注重顶层设计、坚持需求引领、强化实践探索等。
问:新时期气象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有哪些?
答: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重大论断。气象事业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立足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气象强国,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挑战: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为气象标准化创造了条件、鼓足了干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新时期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推进气象改革的大局,为气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全面现代化、智慧气象、“三个全球”、研究型业务等重要任务均对气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需求,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成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中国气象局党组研究确定的六大改革发展任务,要求我们用标准解答“如何为”和“怎样更好”的问题,从而实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监管水平、引领规范气象专业服务市场发展、促进履职尽责的目的。
因此,新形势下气象标准化自身建设需要有新的作为,这次《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气象标准化工作定位、思路以及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措施,全面提升气象标准化工作能力。
问:如何抓好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任务的落实?
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标准化工作必须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气象标准化工作部署非常重要,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化建设,保障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思路、目标、举措,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水平,为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深化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针对气象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机制不全、应用不好、能力不强、影响不够等问题,《意见》重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17项改革任务,如何抓好任务的落实是核心关键。
各级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气象标准化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把气象标准化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加强组织领导,与气象业务、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队伍建设,推进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标准化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和吸引更多的业务技术骨干或科学家加入气象标准化队伍;完善气象标准化激励保障机制,为标准化工作解决好吸引人才、扩大投入渠道、发挥资金效益等基础性问题,保障气象标准化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