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政策 搭平台 深服务——南京市积极营造质量发展软环境的做法与体会
发布:2012/05/29 10:13:08,浏览:2049

如何为企业质量提升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南京市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参考:他们采用政策推动、搭建平台、调整资源配置等方法,使得服务不断向纵深推进。

质量既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两年前,南京市质监局在对企业质量工作调查中发现,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科技的创新,但质量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致使申请质量认证的企业不多,创省市名牌、质量奖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引起了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企业而在政府。一是政府部门对质量管理工作宣传培训的面还不够宽、不够广,许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政府部门在对企业监督与服务的两者关系上还不够协调,监督有余、服务不够。三是全市质量服务的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质检技术机构并没有随着城市扩大和工业区延伸向外拓展,跟不上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要求。

认识的到位,为探求提升质量工作良策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南京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千企升级”3年实施计划。围绕“上速度、上水平、铸品牌”,加快1000家龙头骨干企业集群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重奖获得国家、省名牌、质量奖企业。在名牌、质量奖评审过程中,把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和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作为评审的前置条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一十百千”工程目标。即建立一支卓越绩效管理专家队伍、十家国家质量奖、市长质量奖企业,百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培训千名卓越绩效管理人员等。明确在150家省市名牌和质量奖企业中开展“标杆对比质量提升”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标杆,分析自身在管理、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制定改进和攻关方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

为向企业提供质量管理学习交流的平台,南京市于去年3月成立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研究推广联盟”。联盟由南京市质监局牵头,质量专家参加,广大企业参与,目前第一批联盟成员41名。联盟把组织开展学习、推广、交流、示范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作为联盟活动的目标内容,成立以来深入50多家申报或即将申报名牌质量奖企业指导改进和提升质量工作。他们还开展了“政府质量奖法人代表质量演讲答辩活动”,在省市质量奖评审过程中,把企业法人代表质量演讲答辩作为评审的重要一环,申请质量奖企业法人代表都要现身说法介绍本企业推行先进质量管理的经验做法,活动现场邀请多位专家和市民对拟申请质量奖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并作为质量奖评审的重要依据。组织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两年来收到论文174篇,参加交流人员近百人,相互交流学习,对促进企业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市质量培训中心把卓越绩效培训作为中心的主打课目,两年来为企业培训卓越绩效推广人员150余人。

过去的几年里,南京市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城市格局,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高起点建设检测基地,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投资6000余万元,在江宁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起了面积达13700平方米的适应开发区功能要求的南京市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整合区域内高端人才技术、装备资源,为“亚青会”、“青奥会”等重大活动以及主导产业提供服务和技术保障。投资5500万元在南京江北化工园区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江北综合检测基地,基地内新建了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应急处置技术中心、江苏省石化仪器计量中心、江苏省气体产品检测中心、南京现代化工业特种设备检测实训基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培训中心,为化工园提供特种设备、仪器仪表、石化产品检测、人员培训一站式服务。这些新建检测中心检测项目紧贴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在新产品、新项目上做文章,不仅成为企业产品的检测中心,更成为企业新产品的试验中心、研发中心。

近年来,他们把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作为质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区(县)在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标准、计量管理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管理方法。如江宁区质监分局在35家电力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企业中开展质量提升活动,通过创名牌、质量奖、推行管理标准等工作,有6家企业被评为省市名牌产品,4家企业获省市质量奖,7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南京市促进质量发展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郑平 王帆)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72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