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质监局长退休后的“有机”生活 ——记贵州省遵义市质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仁慧
发布:2015/11/18 15:40:23,浏览:1968

深秋时节,贵州省遵义市新舟镇槐安村正午的太阳温暖却有些刺眼,张仁慧站在自家有机果蔬田的尽头迎接记者的到来。此前,他和老伴刚从菜地里摘来了新鲜的茄子、豌豆尖、萝卜和白菜,准备做上几道菜,午饭时让记者亲自品尝一下他辛勤栽培的“有机”味道。

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个站在田间地头的中年男人,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但若把时间倒推回两年前,这个叫张仁慧的农民时任遵义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如今是遵义龙泉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同时也是一名执着于有机农产品种植的探索者。

转身当农民

离开工作了18年的质监系统,张仁慧的日子没有立刻转换到退休后的闲暇。这位曾一手带领遵义质监人建立起贵州省首个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老局长”,退休后竟然选择了一条在大多数人看来都难以理解的务农之路。

两年前,张仁慧58岁,按相关规定尚未到退休年龄。但他却向组织上提出了提前退休的申请。这在大多数人看来又是不可理解的。在其担任遵义市质监局长的数年间,该局每年目标考核都位居贵州省质监系统前茅,而他的能力和人品也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认可。对于提前退休的决定,张仁慧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自己在任上已经尽职尽责地做完了该做的事,应该给更具创新意识的年轻干部腾挪位置,搭建平台。同时,趁自己身体还健壮、精力还充沛的时候去干点喜欢干的事情。

在得到组织批准退休后,张仁慧最初和老伴一起开了家小饭馆,饭店开业后不久他发现,制作菜肴的食材,特别是粮食、蔬果等在市场上很难采购到优质的原料,很多食材尽管卖相好,但终觉少了果蔬的原味。一向喜欢思考、琢磨的张仁慧,面对农贸市场良莠不齐的食材,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何自己不去种植健康、有机的果蔬、粮食呢?

自打有了这个念头,张仁慧再也坐不住了,说干就干。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201411月,张仁慧开始租地、租房、筹资金、从农民手上收粮食、果蔬等种子。他打趣地说,自己从普通群众到质监局长,用了40年的时间,而从局长到农民,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尴尬与无奈

对于有机农产品来说,合格的土壤是先决条件。张仁慧深知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同时作为曾经的食品安全监管者,自己种植的有机果蔬不但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机标准执行,还应更胜一筹。

经过多地走访和送检土壤,张仁慧最终在遵义市新舟镇槐安村租下了26余公顷流转土地。根据检测,这里土壤的有机质高,农残、重金属残留等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周边无工业企业,灌溉水源也达到了饮用水标准。巧合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也将槐安村规划为贵州省生态农业博览园,不久的将来,大量优质蔬果将从这里走出去。

种植有机果蔬的基地选定后,张仁慧和老伴就把家搬到了槐安村。无论是选种、施肥,还是锄草、除虫等他们都和工人一起干,并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对于过过苦日子的张仁慧来说,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有机果蔬、粮食,哪怕付出再多的心血和汗水都无怨无悔。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深耕质量的坚持,遭遇的却是“无市无价”的尴尬和无奈。

今年7月,张仁慧地里的蔬菜和果树需要除虫了。由于有机果蔬只能人工除虫,不能使用化学除虫剂,张仁慧从村里请来几个老乡,并按每人每天200元付人工除虫费。对此,四邻的老乡们十分不理解,两元一袋的化学杀虫剂,半天时间就能喷洒完农田,为什么要几个人分两天来完成?这不是糟蹋钱嘛。自张仁慧来到槐安村种植有机果蔬以来,耳边时常出现这样的质疑声。“一般农户像你这样用生石灰给种子杀菌、作物只授堆积发酵过的农家肥、不用生长素,种植成本要比我们高出好几倍,哪里承受得起?况且品相又不好,根本没钱赚。”毗邻的一家农户向张仁慧直言。但张仁慧坚持认为,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放弃种植有机农产品的标准,更不能为了所谓的卖相而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否则,就有违自己创建安全、健康有机果蔬园的初衷。

201411月到今年11月,张仁慧和老伴下乡务农种植有机果蔬整整一年。这片面积达26余公顷的有机果蔬地花光了他和老伴所有的积蓄和每月的退休金,今年初,因资金紧缺,张仁慧在遵义市里的住房也被合伙人用于抵押贷款。可以说张仁慧为实现其有机农产品种植梦,以及维持生产的基本所需,如今已是倾其所有了。然而,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好的初衷不一定能收获好的结果。今年10月,张仁慧培育的有机稻收获了1.5万余公斤谷子,当地一家米厂给出的收购价格为3/公斤,张仁慧一再向米厂解释,说这谷子没打过农药,也没使用过化学杀虫剂,施用的都是农家肥,米厂的人听后才又勉强加价为4/公斤,但一经核算,张仁慧有机大米的成本为4.4/公斤,也就是说,米厂每收购1公斤自己就要亏0.4元。最终,他拒绝了米厂的收购。“难道安全健康的大米、果蔬没人要?使用了生长素、农药、化肥的农产品反倒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张仁慧不信这个邪,决定给自己的有机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张仁慧把目光投向了为学校配送蔬果的配送公司。他认为,食品安全对学校来说是重大问题,它关联着每一个学生、教职员工的健康,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配送公司负责人看了他的有机果蔬园后竟然说:“你种的蔬菜确实很健康,但我们不能要,因为学校更愿意选用外观好价格低的蔬果,你还是该打农药打农药,该施化肥施化肥,该打除草剂打除草剂,只要价格低卖相好,你有多少我们收多少。”

农贸市场批发商来看过他的蔬果后也因同样的理由扬长而去。今年9月,张仁慧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的辣椒烂在地里5000余公斤,茄子5000余公斤,损失巨大。对此,这位曾经主抓过食品安全的质监局长眼里露出了几许茫然。

坚持与期待

在我国,有机农产品必须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才算有了身份证,更是农产品质量过硬的通行证。为了遏制有机食品市场混乱现象,201441日我国实施了新的《有机产品认证和管理办法》。该办法出台后,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全国只有一家可以颁发,并且在细节上作出种种规定,堪称“史上最严格”。为了给自己种植的有机果蔬拿到《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张仁慧开始进行认真准备,但在提出申请、申报材料的过程中,他发现,有机蔬果种植成本加上认证费用要高出普通蔬果80%,他初步核算下来,26余公顷有机地里种植的桃子、樱桃、橙子、蔬菜叠加的认证费用、加上审核员的差旅费和检验费,要想取得这张《有机产品证书》得花上20余万元。而该认证书有效期仅为1年,有机农产品每年重复认证和检测费用都必须考虑进入生产成本。认证成本高、检测费用高,小型企业和一般农户很难承担这笔庞大的费用,在农户、合作社、微小企业间推广阻力很大。张仁慧感慨,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原来如此不易。

尽管困难重重,但张仁慧仍然不改“让更健康无害的有机食品进入百姓餐桌”的初衷。他希望,有机农产品的发展除企业自身“给力”外,政府也应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有机食品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农户和企业搭建技术和互动平台。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在打击假冒“有机食品”的同时,降低检测、认证和标识等环节的费用,不仅使有机食品的价格降下来,而且让更多的食品能登上有机食品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避免问题食品流向餐桌。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67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