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为帅”的丰富内涵与实现路径
发布:2016/03/17 10:18:19,浏览:1774

湖北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十三五”要继续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这是对湖北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战略作出的重要判断与决策。其中“以质为帅”主要是指,在发展理念上坚持质量优先,在发展动力上以质量来进一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在发展目标上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以质为帅”充分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以及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面提高湖北经济增长质量是“以质为帅”的根本目标

湖北“十三五”开局面临的基本省情是,生产总值逼近3万亿元,挺进全国八强,在“量”上稳居“第一方阵”,但在“质”上还未进入“第一梯队”。“以质为帅”就是要用质量提升来解决湖北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即以质量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实现“弯道超越”。

1.质量是湖北经济总量位次前移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常态以后,依靠高投资、高消耗和低成本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动力更多地转向供给侧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发展不再是被动地适应和满足已经出现的需求,而应主动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总量的持续性增长。从现实经验来看,继续以规模速度型模式增长的地区,其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而不断依靠供给侧质量提升来发展的地区,则相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湖北在“十二五”期间GDP之所以能够以高于全国3.2%的速度增长,重要的经验就是:一方面在食品、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不断打造质量品牌、夯实质量基础;另一方面在光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创新,形成质量发展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2.质量是湖北经济做大总量的坚实基础

当前湖北省供给能力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二是企业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高,导致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反映出湖北产品在质量能力上仍有巨大提升空间。面对这一形势,湖北省委领导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做优质量,做多增量,做大总量”,就是为了有效缓解湖北发展在供给侧面临的制约。“做优质量”是手段,“做多增量”是路径,“做大总量”是目标。其内涵是要通过质量提升来形成优质优价的质量型发展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率以有效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外部冲击,抵御经济下滑风险,使得经济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最终实现进一步做大总量的目标。

3.质量是优化湖北经济结构的重要动力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十二五”末,湖北第三产业占比为4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质量是改变这一结构现状的主要动力,湖北在服务产业上具有重要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高新技术、商贸物流、特色旅游等方面基础雄厚,提高服务质量将直接改善服务的体验感,刺激服务消费需求。同时由于产品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质量提升也能够不断派生出新的产品需求,有效促进湖北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优化。湖北结构调整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按照“一主两副多极”的思路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不管是作为“一主”的武汉还是“两副”的宜昌和襄阳,以及“多极”的中小城市,都需要以质量提升来实现更快的发展。尤其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小城市,利用其在生态资源、文化产业、特色旅游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供给侧的质量创新能够不断地满足正在兴起的质量型需求,形成巨大的质量红利,实现赶超式增长。

改善供给侧体系质量是湖北实施“以质为帅”的实质内涵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是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改善供给侧体系质量。因此,“以质为帅”的实质内涵,就是要通过投入要素和人力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来提高企业在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上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湖北供给侧体系质量的整体水平。

1.供给侧体系质量的核心是湖北产品质量优势的充分发挥

企业是供给侧的主体,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构成了供给侧体系质量的基本内容。因而,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具体的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实现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十二五”末湖北千亿产业增长至14个,百亿企业增加了11家,总量增长成绩喜人,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企业质量能力相对不足,制约了供给侧体系质量的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提升主要是指建立一流的企业标准,不断降低资源消耗;积极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溢价;大力推动国际市场认证,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能力。让企业真正建立起质量竞争的内在激励,促使企业从低质低价的低水平均衡向优质优价的高水平均衡转变,支撑湖北整体的供给侧体系质量显著提升。

2.供给侧体系质量的基础是湖北科技创新潜力的有效释放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供给侧体系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供给侧质量的提升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质量的固有特性的持续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基于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质量固有属性提升,是产品能够创造新的需求的基本前提。湖北科技资源居于全国前三位,但经济实力却与此不相称,这表明湖北聚焦于产品质量提升的科技进步仍然有待提升,科技成果没有在产品服务形态上满足更高的市场需求。因而,提升湖北供给侧体系质量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市场化进一步地驱动企业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服务质量优势,使得科技进步更加聚焦于产品质量方面,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

3.供给侧体系质量的关键是湖北人力资本质量的全面提升

低成本劳动力大量供给条件的消失,倒逼企业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投入转变为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有助于技术进步效应的更大发挥,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由高的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更高的劳动报酬能够提升劳动力的工作激励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产品质量,使得产品质量提升和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形成良性循环,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供给侧质量提升的压力。湖北是科教大省,通过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来支撑供给侧体系质量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效改善湖北的人才环境,提升湖北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盘活湖北人力资本质量,支撑供给侧体系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改革是湖北实现“以质为帅”的重要路径

要真正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以质为帅”,应不断以改革的方式消除质量发展障碍,促进企业形成生产高质量产品服务的内生动力;加快政府发展目标的转变,树立质量型增长的发展导向,形成质量型增长的制度保障;通过质量信息供给体系的改革,降低质量信息不对称性,促进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1.大力消除对低质量企业的保护,积极培育质量创新的市场主体

“以质为帅”应坚持“产业第一”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要让企业成为推动质量提升的主体,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精神。当前,优质优价的竞争机制之所以未能有效运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生产低质产品企业的过度保护,使得部分企业家简单依靠政府的刺激政策维持生存而缺乏供给创新的内在激励。生产过剩产能的“僵尸企业”之所以大量存在,也主要是因为其缺乏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因此要实现“以质为帅”就必须以更大的改革力度破除对低质企业的保护,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让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僵尸企业”。

2.尽快构建质量导向的考核指标,形成经济增长质量的制度保障

“民生决定目的”,因此“以质为帅”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以居民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之所以会陷入注重“量”而忽视“质”的模式,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片面地放在了GDP、投资等数量指标上。湖北要实现“以质为帅”的目标,就必须切实地推动经济发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改革,改变以单一的GDP等数量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加大对于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的考核力度,注重对于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住房、医疗、教育等重大民生指标评价。“绿色决定生死”,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还应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评价在经济增长考核中的比重。

3.加快推动质量信息供给机制的改革,促进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是供给侧质量无法持续提升的内在原因。面向消费者质量信息供给不足,使得优质产品得不到优价的收益,低质低价的均衡无法打破。为有效降低质量信息不对称性,“十三五”期间,湖北要加快实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市场化和集团化改革,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质量信号供给主体,向市场提供有效的质量信息。率先发展社会化的质量信息提供主体,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消费参考价值的质量信息服务。加快落实社会团体标准制度,让企业成为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主体,发挥标准在传递质量信号中的关键作用。积极推动质量大数据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有效识别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撑消费持续不断增长。“以质为帅”是立足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尤其是针对湖北当前发展的关键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性决策。“以质为帅”明确了湖北在“十三五”发展期间,要依靠质量提升来实现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出效率不断提升、社会福利不断改善等经济发展质量目标,使质量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推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65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