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营经济“入场之门”开得更大
发布:2018/09/17 09:39:47,浏览:602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正是大有作为之时。近日,一位“资深金融人士”却发出“私营经济已经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该逐渐离场”的妄言诞语,引发舆论一致猛烈批评,痛斥“私营经济退场论”。对于直接与各类民营企业主体打交道的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尤其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莫为此类妄言诞语所惑,被其扰乱了大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当前,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行把守市场“入场之门”时,恰恰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创业门槛,把民营经济“入场之门”开得更大。

不管是从市场规律还是从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看,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发挥作用之巨,所处地位之要,无可替代。事实上,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两翼,缺一不可。数据显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并且为城乡居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民营经济的地位将会更重要,市场之门绝不该也不会向它们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营经济的定性,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突出作用,决定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必然要体现出对民营经济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基本定位。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其主要目的就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民营企业更方便地创业和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在市场监管总局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更多地关注中小微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这些企业不仅是市场活力所在,而且体现着人人都有创业机会,人人都有上升通道的公平理念。要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认可度、满意度。市场监管部门具有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的天然优势,是在市场第一线主战场工作,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因此,必须要

坚持40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从国家大局考虑,用各种办法做好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工作,不仅要放开入场大门,还要提供更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它们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能达到怎样的程度,既取决于企业的努力,也与监管部门职能作用发挥息息相关。近年来,包括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在内的市场监管部门,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推出各种改革措施服务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市场监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牢记使命,坚守职责,不为杂音噪音所惑,不为流言蜚语所动,把原来有效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好、传承好、再创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和主体进来,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公正监管,充分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67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