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1日起,被炒多年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终于开始强制实施,饮用水水质的国家标准也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不仅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还对砷、铅、铬这些重金属类的指标限制规定到最低,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不过,文本上的高标准与强制要求,并不代表居民家中的水龙头就能流出高标准的饮用水。
国家强制标准为何在执行时会遭遇尴尬?水质问题又出于哪个环节呢?居民家中的“龙头水”何时可以直饮呢?
“末梢水”不在取样之列
按照新国标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指标大幅提升,照常理来讲,保障居民基本饮用水安全应该不成问题。水色清亮、无异味、无水垢、可直饮……也成了“新国标”之下老百姓对于饮用水的期待,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饮用水新国标的执行困难呢?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站长董民强表示,水质检测的取样包括出厂水和管网水,并不包括老百姓水龙头的“末梢水”。也就是说,现在政府公布的水质监测数据,并不等于老百姓家里水龙头的出水水质。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很多县市连相应的监测仪器或监测能力都没有,“新国标”落实仍然任重而道远。从监测范围来看,到2015年要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但不包括县乡,更不用说一些贫困的山区和农村地区了。
“最后一公里”影响水质
董民强表示,即使按照“新国标”的106项标准全部监测合格,居民家中的水仍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
董民强口中的“二次污染”,其实指的是输水的过程。据了解,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不单单是一个自来水厂生产水的过程,而是包括了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自来水厂负责按照国家标准将水生产出来,但是,饮用水在出厂之后,到达居民家之前,还需要经过管网、泵站、蓄水池、水箱等多种设施,这个输水的过程很容易导致到达居民家中的水被污染或者变质。
就目前来讲,我国绝大多数水厂设施陈旧,全国95%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在饮用水卫生新标准颁布之前建设的,难以达到新标准要求;此外,管网老化,漏损、常年失修、清洗次数不足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业内专家指出,饮用水在“末梢”管网中受到污染很普遍,进行改造更新很有必要。
如何破解水质难题
其实,输水环节已经引起了不少城市的重视,如上海自2008年开始就启动了居民饮用水水质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通过对不合要求的水箱、水管、水泵、水表等进行更新改造,破解水质“最后一公里”难题。国务院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国家水源监控能力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1.4万个取用水户、水功能区和省界断面国控监测点。
如此看来,供水管网已经成了新国标的“阿喀琉斯之踵”。论坛之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我国水厂、管网等普遍陈旧的现实是制约水质的重要因素,高水质的实现必须辅之以大规模的供水设施改造。
不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共供水企业亏损面为31%,资产负债率高于50%,整个供水行业经营业绩不好,很多水厂难以承受检测设备和管网改造费用的大笔开支。所以,水质水平的提升不仅是企业所承担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建议,住建部、卫生部在每年的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中,应当明确检测统计的范围,尽可能地涵盖不同供水方式下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信息,提高检测频率,同时引入第三方监测机制,并将水质检测数据及时公开,让高标准走进千家万户的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