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胜自1964年创立以来,从最初在江边生产麻绳的一间小作坊日益发展壮大成如今年营业收入达200亿的全国五百强企业,并从1990年至今的23年间企业综合实力稳坐全国行业第一,成为了中国金属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这不仅需要企业将兢兢业业的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更需要的是企业科技创新力量的带动。在巨大的市场风险下,如何打破陈规、开拓创新,满足产业和市场的需求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日前,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副总裁刘礼华就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成功转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法尔胜创立已接近半个世纪,最为人熟知的是钢绳产业,在钢绳产业上的科技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使用中或对项目又起到了怎样的新效果?
刘礼华 法尔胜从1968年开始专注钢绳制造产业,到如今,钢绳制造仍是法尔胜的拳头产业,其中的创新数不胜数,我们在该领域里的专利接近207个。钢绳的应用范围及其广泛,大到桥梁所用的缆索,小到厨房里打蛋器用的钢丝,钢绳就像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能根据产品的需求做粗做细,做长做短。钢绳做粗容易做细难,法尔胜生产出最细的钢丝直径可达到0.03毫米,比正常人的头发丝还要细,用这种钢丝切割的硅片可更薄、更节省原料。创新,不仅是对我们自己产品的创新,更要为使用我们产品的企业带去便利和利益。
记者:法尔胜1999年进军光通信领域,并研制出了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棒,从钢绳到光绳的跨越,整个产业结构上有着怎样的创新?
刘礼华 法尔胜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推行产业升级,成功实现了从生产麻绳到钢丝绳,从普通钢丝绳到生产具有“高、精、尖、小”特色的钢丝绳,从单纯经营金属制品到面向光通信、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三级跳。作为一个以生产麻绳起家、生产钢绳发家的企业,法尔胜又极具突破性地在“光绳”领域开辟了一片天空。为了在科技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我们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一”字形保偏光纤等新产品,成功用于天空对接。法尔胜的光通信产业不仅实现了自身产业的升级,还解决了国内通信、国防等行业过度依赖进口的难题。
记者:据悉,法尔胜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钢绳生产基地,更参与了国际钢绳标准的制定。
刘礼华 法尔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金属材料检测中心,承担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担当着“全国钢标委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钢丝绳技术委员会(ISO/TC105)秘书处”,是我国企业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单位。这寓意着法尔胜不仅在钢绳领域做得出色,更是专业到能够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审核其他国内外钢绳企业的产品质量,这在国内的其他行业也是不多见的。
法尔胜,英文名Fasten,意为拴住、连接,正如他的产业一样,无论是麻绳、钢绳还是光绳都是用于连接事物与信息,也正如他的发展一样承载了近半个世纪中国企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