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新标准将于
不过,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民众表现出这种态度也很正常的。一方面,在自媒体时代,民众批评政府将成为一种自觉和常态,肯定及表扬的好听话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我国在不少领域的确存在“标准滞后”的问题,这让民众十分不满,修订和出台新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接轨,是相关部门早该做的分内的事,没什么好夸的。
当然,就农残问题而言,新标准出台而掌声稀落,还有其他具体的原因。有网友留言:“光接轨有啥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执行。”新标准还没开始实施便担忧将来执行不力问题,这表明民众并非人云亦云,吝于点赞,而是有着自己的理性考虑的。事实上,民众表达对政府监管部门执行力的不信任,确有其现实依据。据悉,之前农产品农残检测大都由流通企业(如蔬菜批发市场)自检。这种农产品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抽检模式,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出过一些问题。现在,一部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农残标准”的新标出来了,但若检测方式还依循旧模式走老路,那么所谓的“最严”,最终也只能停留在纸上,没有实际效果,“赞”从何来?
对于这方面的担忧,北京市食药监局解释称,新标施行后,监管部门将在农贸产品市场设立办公场所,派驻工作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前端把控。然而,即使有了这样的“前端把控”,做到了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恐怕仍难收获多少“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农民看来,新标准的出台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尤其对那些本来就经营困难的农户而言,新标准的“严”,很可能被看作是往他们伤口上撒的“盐”。
消费者们说起农药滥用和农药残留,往往一肚子愤慨,不少人就直指农产品生产者缺德。其实,对于这种指责,大多数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也有一肚子委屈和无奈。过去几年,江西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为保产量,一些地区的农田一周内要打三四次农药,用药频率是平常年份的数倍。这肯定会造成农残超标,但如果不频繁打药,就意味着减产甚至绝收,一年的辛勤汗水就白流了。农民的这种纠结并非一地一时,而是遍及整个中国的农田,贯穿于所有的农时。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尽管用了大量农药,病虫害还是难以控制,而且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于是就陷入“有病虫害-用药-导致残留-效果不明显-加大用药量-造成更多残留”的“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
一波又一波的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扰,也从源头上造成了农药滥用。出台更严格的农残标准和法规,对农药使用加强监管无疑为我们获取安全农产品增加了保障。但若不从病虫害的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制等源头入手,去服务农业生产,帮助农民解难,监管工作终究事倍功半,难以获得民众的认可。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农产品病虫害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建设各类农产品检测中心的投入。较少的研究投入,造成了严重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技术,这包括病虫害早期诊断、预测技术,安全、实用的物理防治技术,以及高效的生物农药应用技术等。尤其在基层,严重缺乏懂得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的人员,以至于目前对于病虫害防治,农药经销商倒成了指导用药的主体。对于农业管理与技术推广部门来说,往往只侧重于查处违禁农药的工作,长期忽视生产过程控制,尤其忽略了告诉农民什么病、什么虫应该用什么药来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抓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无疑是重要的,但从源头抓农产品的生产才是关键,关口要前移。(胡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