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突破公众的想象力。过期食品处理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导致信任危机。过期食品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亟须规范的问题。那么国外是如何为食品“保质”的呢?
快过期食品:送往“食物银行”
“食物银行”主要为经济有困难人士提供暂时性膳食支援,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余先生刚到美国的时候薪水微薄,生活非常拮据。房东告诉他社区附近有一家食物银行,可以到那里领一些生活必需品。到了食物银行,工作人员给余先生一张“家庭状况表”,低收入者只要来这里填写表格,就可以当场得到领取食品的红色卡片。她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很和蔼,让余先生这个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没感到自卑。
填完表后余先生就去领食品,食物银行里有面包、西红柿酱、薯片、饼干、水果、蔬菜等,基本可满足日常生活。余先生还欣喜地发现这里连婴儿奶粉都有,真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食物银行里的食物虽然是免费供应的,但绝非伪劣产品,甚至不少食品还很有档次。比如说顶级巧克力法芙娜,余先生在沃尔玛曾看到过,只是因为价格昂贵不舍得买,没想到在这里免费领到了。余先生领的这一大堆食品都在有效期内,只是离过期的日子较近罢了。工作人员说,即将过期的食品,在超市不好卖,老板就会捐献出来。当然这里也有生产厂家和个人捐献的食品。
能每月在食物银行领取食物,余先生家的温饱问题解决了。过了两年。余先生的事业有了起色,经济状况改善后,余先生就把那张领取食品的卡片退给了食物银行。以后的日子余先生经常给食物银行捐献食物,后来余先生得知其实很多食物银行的捐献者都曾是食物银行的受益者。
已过期食品:变废为宝
自2001年以来,日本政府以法规手段激励循环工业发展。处理过期食品以往采取填埋方式,不仅浪费粮食,还会生成温室气体,损害环境。如今,过期食品多被制成饲料或肥料,或发酵产生甲烷,用作工业能源。
日本每年处理大约2000万吨剩余食品,大约5倍于2007年援助全球贫困人口的粮食数量。过期食品大多来自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商店或餐厅,这些食物必须当天售完,否则只能抛弃处理。与此同时,日本动物饲料75%由海外进口。作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日本进口这种谷物的目的是生产动物饲料。
每天,数以吨计的饭团、三明治从1200家“7—11便利店”运往位于东京郊区的工厂,变身为动物饲料。与常规饲料相比,过期食品制成的饲料价格低50%。“过期食品饲料”日渐受到农民青睐。尽管过期食品饲料现阶段只占日本饲料市场份额的1%,但随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过期食品再利用发展前景看好。
时下,日本过期食品的70%得以回收利用,其中50%制成饲料,45%制成肥料,其余用于生产甲烷。据日本总合研究所研究员美和康文介绍,出于对食物质量的考虑,过期食品饲料生产商只接受来自商店或餐厅的过期食品,而不是居民家中的残羹冷炙。为防止感染疯牛病,过期食品生产的饲料不用于喂养牛羊。
出售过期食品:将受严惩
在法国,保障食品安全的两个重点工作是打击舞弊行为和畜牧业监督,与之相应的两个新部门近几年也应运而生。其中,直接由法国农业部管辖的食品总局主要负责保证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监督质量体系管理等。竞争、消费和打击舞弊总局则要负责检查包括食品标签、添加剂在内的各项指标。
法国农民也已经意识到,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乃至食品产地和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使产品增加竞争力,法国农业部给农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通盘考虑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
在销售环节,实现信息透明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除了每种商品都要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必需内容外,法国法律还规定,凡是涉及转基因的食品,不论是种植时使用了转基因种子,还是加工时使用了转基因添加剂等,都须在标签上标明。
有了标准,重在执行。在新华社巴黎分社附近有一家叫做卡西诺的超市,每天晚上8点多,超市工作人员都会把第二天将要过期的食品类商品扔到垃圾桶内,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标签上的保质期,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结果就是导致商店关门。
(鲍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