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集团自去年启动卓越绩效子模块——QC小组活动以来,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现场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些优秀成果中,大多数来自通用公司,而在通用公司的QC成果中,大多数又来自专利大户——全钢子午线轮胎厂。在去年底通用公司的QC成果评审中,全钢厂技术部又再次拔得头筹,获得一等奖。
“你去采访全钢厂的技术部吧,他们QC小组的攻关活动经验非常丰富。”在红豆集团质管办主任葛东瑛的推荐下,记者走进全钢厂技术部,专访了“降低轮胎胎体稀线不良率”QC小组组长周丽琰。“在公司开展QC小组活动之前,其实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解决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而现在开展的QC活动就是使我们的技术攻关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周丽琰的一席话为我们揭开了他们常胜不败的原因,那就是把QC活动融入到自身本职工作中。
2010年7月,由周丽琰发起,工程师王学明、技术科副科长孙宏伟以及多位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走到了一起,组成了QC小组。大家分析数据得出,2010年1-6月份,毛次品总数为9741条,其中胎体稀线是第一病象,共1213条,不良率为0.22%。按照每条胎体稀线的轮胎售出时降价400元计算,1-6月份胎体稀线给工厂造成损失约50万元,一年损失约100万元,于是QC小组将“轮胎胎体的不良率降至0.13%”作为攻关课题。“首先,我先根据各成员日常工作的性质来进行分工,比如工程师王学明负责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孙科长负责实施后的效果检查等,让大家各司其职,然后再通过每个月的例会,根据QC小组活动进程,大家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集思广益,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周丽琰解释说。起初,小组成员们提出通过从人员、机器、原料、方法和环境五个要素来分析问题原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种分析思路会使得大家抓不住重点,程序相当繁琐。在大家正发愁的时候,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王学明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路,他提出按照轮胎制作的工艺流程来分析原因,结果的确事半功倍。
通过分析,QC小组的成员们了解到胎体稀线主要产生在压延、成型和硫化三个工段。
看到记者这个门外汉对轮胎生产工艺十分不解,周丽琰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三个工段的工作内容道:“帘布是由橡胶和钢丝混合而成,压延就是将混合后的橡胶和钢丝压成一张帘布,而成型就是将帘布按照我们需要的尺寸裁成小块,并做成轮胎的形状,就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轮胎一般,只是还没定型。硫化则是通过高温加热来稳定轮胎各方面的性能。”随着QC小组的成员们对这三个工序的不断排查,造成胎体稀线的元凶也逐渐浮出水面。“我们排查压延工段时发现由于锭子轴气缸损坏,钢丝帘线导开不稳定,帘线张力不稳定,将导致一些帘布稀线,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随着排查地深入,我们发现在成型工序中,轮胎内衬层、帘布层和胎体层接头松开是造成胎体稀线的主要原因。我之前提到过轮胎共有内衬层、帘布层和肉眼看到的胎体三层组成,而每一层卷成轮胎状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接头,接头开就容易造成胎体稀线。内衬层接头松开是因为成型过程中循环水水管太细,使水压不够,螺杆冷却效果不好,螺杆升温过高,达120℃以上,致使胶料的粘性下降,产生稀线的几率高于正常的内衬层。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我们还发现胶部件角度裁切不到位也是导致稀线的罪魁祸首。胶部件是指分布在三层中间的胎冠、垫胶、三角和胎侧。工艺要求各胶部件裁切角度应如下:胎冠≤30°、垫胶≤30°、三角≤30°、胎侧≤18°,而经过现场调查,压出自检表和专检表未包含"胶部件角度"这一项目,说明我们平时对胶部件裁切角度的检查不到位,裁切面角度为35°——40°,非常容易产生稀线。同时我们通过对员工关于操作规范进行考核,胎体稀线不良率位于前十二的员工,有8个成绩在60-70分,分数较低,说明对工艺不熟悉,直接导致胶部件接头过大、胎体定长过长,造成胎体稀线。”周丽琰介绍说,除了这三方面主因,QC小组还发现成型裁刀故障、胶部件接头处被污染和二次定型压力偏小也会产生胎体稀线,但不是主要原因。
检查出了原因,QC小组很快制定出了对策。他们首先加强了成型硫化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其次针对胶部件切裁角度检查不到位的问题,小组成员指定了点切面长度,并对此项目进行自检和专检,最后他们更换了粗的水管,使温度低于100℃,加强内衬层粘性。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和改善措施的实施,QC小组对十一月份的毛次品进行统计分析,11月份生产轮胎117590条,胎体稀线119条,胎体稀线不良率为0.10%,12月份生产轮胎105875条,胎体稀线100条,不良率为0.09%。“胎体稀线不良率从原来的0.23%降至0.10%,降低0.13%,按月产量120000条计算,一个月胎体稀线减少约156条,减少损失约62400元,一年可以减少损失也就是间接增效约70万元。”周丽琰高兴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