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企创造发展的安全感
发布:2014/07/08 10:44:06,浏览:1577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黄 明

核心提示:●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创新力丝毫没有损耗,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是其第一大竞争力。●中国政府手上还有很多资源和“子弹”,还可以用来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要改革一定得到位。●优秀的企业必须基于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形成,譬如做科研,就是十几年看不到利润也要扎下去做研究。

  美国核心竞争力带来启示

  2008年下半年正是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人说美国完蛋了;有人说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全球的储备货币,美国的投行完蛋了,美国华尔街的核心竞争力也完了。其实不然。中国三分之一靠自己消费,三分之一靠投资,三分之一靠出口。美国的经济不同,三分之二靠自己消费,是消费拉动它的经济。在2007年之前的十几年,美国人都是靠向全球人借钱消费。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从以前的借钱消费,变成现在的攒钱消费,它的第一大驱动力有了一个改变。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确是不怎么样。

  美联储虽然释放了很多的流动性,但是这些流动性到了美国的银行手上,银行担忧经济,不往外贷,这样流动性缺乏成熟效应就增长不了,所以从理论上讲,美国通胀没那么严重。那么美国国债有违约的风险吗?不,美国在国际上借钱,因为美元是主要储备货币,所以美国是极少数可以以自己印钞票来还钱的国家,也可以说美国借的是自己的钞票。有人说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风险就是全球金融危机“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的危机怎么产生的?只要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就可以接着发钞票而不违约。美国两党吵架拒绝印钞票、拒绝发国债。但如果美国政府不运营的话,美国人就拿不到失业金、救助金、社保、医保,美国所有人都会写信给自己的议员,所以这两党最后会妥协的。

  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货币。实际上,美国有两个核心竞争力,一个是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一个新的行业都是创新。美国人赚着垄断的钱,二战开始,激光、彩电、半导体、彩电,最近又是苹果,一个产业接着一个产业在全球垄断,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创新力丝毫没有损耗,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是其第一大竞争力。

  美国的第二大竞争力是美国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高端服务业。美国华尔街的确是全球领先的,投行请美国的,分析师是他们的,评级也是他们的,律师、会计师也是他们的。通常,制造业是全球性,但是服务业是区域性的。美国制定了全球金融业、咨询业、企业运行的规矩、法律。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哪一步不是请美国的高端机构?所以它的服务业变成了全球性的。如此一来,其核心竞争力根本没有受到危机的摧毁。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的这四年,美国经济可以说已走出低谷出现明显复苏。在美国、日本、欧元区这三大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目前堪称是最耀眼的。

  经济改革,如何与危机赛跑

  设想一下:假如中国经济将来有一天停止高速增长,甚至碰到地产金融泡沫破灭,导致我们经济走向衰退,不仅不增长还负增长。那样的话我们中国要花多少年才能恢复增长呢?是像日本这样花个二十几年才增长,还是像美国这样四年就增长了呢?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政府、企业的决策,会影响个人投资。假如我们体制改得不好,走的就会是日本之前的老路。

  回到国内,我们中国的问题就是一句话:改革和危机赛跑。中国政府手上还有很多资源和“子弹”,还可以用来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要改革一定得到位。

  为什么需要改革呢?中国的经济这么多年靠三驾马车,一个是出口、一个是投资,还有一个是消费。出口、投资最近遇到一些问题,剩下消费这驾马车也很难拉动。

  出口目前遇到问题,主要是人民币升值、成本优势下降,现在中国不少出口企业都纷纷到越南等地去开工厂了。另一方面就是国际贸易不平衡,大量出口引起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壁垒设置。所以完全靠出口这条路不现实。

  投资也遇到了很大问题。投资带动了中国的钢铁、水泥、煤炭等一大堆行业的产能过剩。根据研究显示,31个行业28个都产能过剩。投资拉动这驾马车基本上很难再发力了。最近两个月经济形势好一点,这与我们前期批的项目还在继续进行也不无关系,但这种方式无法继续支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消费这驾马车挺惨,只占GDP三分之一。客观上,老百姓看病上学这些大额消费支出还需要由自己支付,所以老百姓就得攒着钱。我们的消费起不来是有根本原因的,消费要起来,就要把全民更好地保障起来。举个例子,为什么法国人消费起来那么潇洒,因为法国人从生到死都不掏钱——教育不掏钱、医疗不掏钱,所以就潇洒地消费。但中国的国情显然与法国等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需要逐步发展。

  紧接着下来怎么办?剩下的就是改革了,改革的红利特别重要。怎么改革?首先,除了军队、国防等几个必须要国家把控的行业外,政府应该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各种行业的门槛,不能空喊口号,要真正在法律地位上将民营企业与国企平等起来。第二个就是农村的改革,其中土地流转是重点。农村改革中,部分农民要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离开土地,不能是一次性套现,而应是提供多种红利的方式给农民以保障,让他们融入到各城镇。所以城镇化和改革绑在一块儿,这项改革做好了,会给城镇化带来巨大增长力。

  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不要直接插手经济,要从直接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经济增长自然就会产生出很多的亮点来。如果政府有决心能做到这一点,创造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创造一个按市场规则办事的环境,那么中国经济还能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经济发展离不开一流企业

  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企业面临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区域了,将近五六千美元左右。经济学家会告诉你这是“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涨到这个位置就涨不动了。凭什么中国经济下面二十年还能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2万美元?或者说中国哪些企业能够付给人均2万美元的收入,还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这就是中国面临转型的重大挑战。

  目前看来,中国能有这样实力的企业屈指可数,比如华为等。中国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转型升级,让我们的人均GDP涨到2万美元呢?中国必须产生一大批的华为,产生一大批的国际企业。

  中国经济全球第二是靠人拼出来的,全球第二的经济能拿出多少优秀企业来?而韩国仅仅5000万的人口就轻轻松松拿出四家来,三星、LGSK和现代,尤其是三星和现代,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中国虽然这么大,却拿不出一家能和三星、现代相媲美的优秀企业。我们的经济多产,靠的是低成本、靠的是环境的消耗。所以,我们经济发展到现在,接着再想往下走,就必须要靠科技研发、转型升级。

  优秀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流的国际市场,一流的行业。什么叫一流国际市场?美国、欧洲、日本是最富的国家和地区,最有购买力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就是一流市场。什么是一流行业?一流的企业必须在通信、移动、汽车制造等等这种大行业,通过搞研发或者是搞品牌创造较高利润率。只有这种企业才是一流企业,只有他们才能支付起较高的人均薪酬并且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

  中国至今还没有产生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国际级企业,原因在于什么呢?因为我们资源的投入,以及我们创造的企业生态环境,导致很多企业都有短视的思维,急功近利,没有远大理想。而优秀的企业必须基于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形成,譬如做科研,就是十几年看不到利润也要扎下去做研究。为什么看不到中国有企业这样去做?因为我们的国企占了国家一半的政策资源、金融资源,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可是过去三十多年,他们帮我们贡献了零个优秀国际企业。

  国企为什么不行?体制机制是主要原因。举个简单例子,央企的一把手都是国资委任命的,平均任职年限6年左右,6年退休后这个公司的股票一股不拿,一点关系都没有。央企的负责人都不傻,实际上,一流的优秀企业通常都是稍微有点“傻”的人做出来的。几十年没看到央企在国际行业打出垄断产品,因为那要牺牲近十年的时间。而国企领导更多想到的是,从现在到他退休这段时间企业每年的业绩。因此,没有大批的投入和创新,所以国企投入这么多资源,却难以看到显著的创新成果。

  那么中国从人均GDP六千美元到人均GDP两万美元要靠谁呢?必须靠大量的民营企业。从这一点上说,政府开任何绿灯支持民企发展,我都举双手赞成。

  给民企创造发展的安全感

  创新型企业在中国发展得不好,很多是因为我们在体制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譬如,研发创新型企业,它需要考虑的是几年都不赚钱,几年得牺牲很多盈利。为了将来做出漂亮的一片产业来,需要极其长线的投资。中国很多企业家,当面临着对自己的产权和合法性都不确定的时候,大多都只愿意赚点快钱追求短期效益,而不愿意追求需要十年八年的投资项目。在缺乏长期投资的激励和氛围环境之下,我们企业家的行为往往是短期的,能搞一把短线就搞一把短线。

  这一轮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民营企业家敢于长期做二十年、三十年。当今中国,能够理解、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政府也是稀缺资源。现在国内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很多都是在广东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与当地政府为企业发展营造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企业遇到困难找到政府,通常政府都能帮助解决。我觉得中国这一轮改革,在中国企业环境营造方面,就是要给企业以生存的安全感。

  政府创造环境,那么企业该做什么?第一,你要在好的行业里面。假如你行业选错了,你的发展也就错了。通常股票市场那些涨得好的企业就是好的行业。如医药行业,几十年都会很好。再如环保行业,北京周边的五省市都要把煤炭消费量逐渐往下砍,五省市的PM2.5要跟一把手政绩挂钩,这样环保行业就有戏了。还有科技、通信、手游等都属于消费升级,这些都是健康、阳光、有前景的行业。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多靓丽的行业摆在那儿。只有行业选对了,才能产生一流的顶尖企业。

  第二,不是行业好就能产生一流的好公司。航空行业非常好,但是近来航空行业的企业一个接一个进入破产法庭。为什么?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了。举个例子,美国几个人租赁了几架飞机就开始便宜地飞航线,然后逼着大航空公司一块儿降价。如果一个行业没门槛,那这个行业的利润率就很难上去。怎么样保证你的行业是高门槛的好行业呢?只有研发、创新和创品牌,持续的研发创新至关重要。

  走出收购的“捷径”诱惑

  美国几十年来有几千个收购的案例,买方平均都吃亏。美国人买自己的公司,买方都平均吃亏,那跨国收购就更难了,跨国收购整合90%都是失败的。这样看来,为什么政府还拿着开发银行的贷款去鼓励企业跨国收购呢?三星公司没有收购一家欧美企业,它是靠自己有机地发展壮大起来的,“有机”培养了自己持续研发创新的能力。事实上,成功优秀的日本和韩国企业,没有一家是靠收购顶尖企业做成功的。相反,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的前一批收购,好几个都成为哈佛商学院的失败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有人说他买来了沃尔沃的技术,但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价值是研发团队持续创新研发能力。如果感召不了他们的团队,把顶尖人员丢了,跨国兼并也就失败了。

  为了赶上欧美不收购行不行?当然可以,拿十分之一的钱买人才,比买企业不知道好多少倍。我曾期望国内某企业能成为中国的三星,但自从它把IBM的个人电脑业收购,就把梦想给抛掉了。这个企业不管研发团队,所以IBM最精干的团队两年后都走了。一年多以前,IBM全球总裁接受电视采访。记者问他,几年前你把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中国企业,你是怎么想的?他说这是我最近这几年做得最漂亮的事,他坦言当时如果不以12亿美元卖给中国企业的话,现在白送给别人都不要。

  把欧美不要的夕阳产业,却当宝贝弄过来,这不是一流企业干的事。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多少亿的财富,要把多少管理团队的精力耗进去整合多年,而没有把精力放在研发、创新上,放在去做一个优秀的国际级企业身上。优秀的企业要持续地创新和研发,不断地推出高端、重磅的垄断半垄断产品。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的确还有待进步。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78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