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断向太行山深处驶去,看着眼前绵长的石质山脉,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在脑中浮现。记者心中充满了疑虑:山沟里的产业集聚区,会是什么样子?质监部门选择在这里开展服务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试点,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
穿过幽深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在河南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一家家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化工深加工、太阳能光伏企业坐落于此,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
“我们率先在全国同行业提出‘绿色冶炼、环保发展’的理念,率先走上‘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环保之路。”当中国质量报记者站在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前,听到负责人如此解释时,才明白其选择在“山沟沟”里建厂的初衷。而这家国内龙头的“巨无霸”企业,负责人对其有着“工厂生产一停顿、亚洲市场要波动”的形象描述。
在同处该产业区的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看来,质监部门的工作可谓是“不怕辛苦、且很细致”:企业生产中所有关乎标准、计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需求,质监部门都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企业很多成绩的取得,都包含着质监部门的辛勤工作”。而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玉川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首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之一、全省26个对外开放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预计到2015年“十二五”末,企业营业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利税100亿元。
近年来,质检总局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作。从2011年至今,已组织全系统对儿童用品、电线电缆、纺织服装、食品包装材料等约20类重点产品开展了质量提升行动。近期,质检总局召开全国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新动力,努力在稳增长促发展中释放质量红利。
“建设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开展产业集聚区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全省已有180个产业集聚区,GDP占全省总量的60%,而质监部门则选取了10类重点产品,将其中的28个集聚区作为先行试点区域,主动开展了质量提升工作。”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郑文超介绍说,开展产业集聚区质量提升行动是河南质监部门根据质检总局的要求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创造性开展的工作,旨在通过产业集聚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重点产业质量提升,继而点面结合,实现全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推动经济社会提质转型、增效升级。
“请问是国家镁及镁合金产品质检中心吗?我们生产的一批产品明天就要交货,但现在急需检测报告,能否请质检中心帮我们进行加急检测?”电话那头,是鹤壁市富迈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焦急的声音。“企业的需要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加班加点进行检测,帮助企业顺利生产交货!”该中心主任钱亚锋语气斩钉截铁。当企业负责人在第二天早上拿着检测人员熬了通宵出具的检测报告时,情不自禁地发出“质监部门的优质服务和监管既能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的感慨。而这一幕只是该中心日常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定期调研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减免检测费用减轻企业品控负担、加班加点出具检测报告、技术标准培训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在服务产业质量提升过程中,当地质监部门对企业发展的关怀“无微不至”。
“每制定一项国家标准奖励10万元、行业标准奖励5万元。”济源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开展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当地质监部门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标准的申报和研制。面对记者为何如此重视标准的疑问,该负责人坦言,“采用标准就是推广普及科技成果,济源率先在全省推出这项政策,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重视标准对于企业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而奖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不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
该负责人的话,得到了国内水处理剂首家上市企业、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杨丽娟的直接回应:“从标准的申报、采集、制定、评审再到发布实施,质监部门在企业发展和实现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标准是和客户对接的必要资源、是取得行业话语权的最好工具,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体现在标准的制定上。”在杨丽娟看来,质监部门在公司质量提升过程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进公司营收实现大幅度增长,帮助公司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共51项,实现了企业行业话语权的获取和推动国际化发展。”
看着眼前谈起质监部门时眉飞色舞的企业负责人,记者逐渐理解了郑文超初次介绍时提到的那句话的含义。他说,“质量提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益,如果不能通过质监部门的服务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那么这项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也就很难受到企业的欢迎。”
“开展质量提升的主体是企业,而质监部门在此过程中的直接作用就是通过长久地努力,促进企业产品品质提升、企业形象提升、行业话语权的取得、改进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虽然过程艰难,但质监人责无旁贷。”鹤壁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让记者眼前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太行山下,一群新时期的“质量愚公”正在推进质量提升的道路上爬坡越坎、披荆斩棘。正如愚公所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在质监人看来,虽然通往质量时代的道路上也有一座座“太行山”,但对于信念的坚守,让他们义无反顾。
“质量提升没有上限,质监部门对于企业的帮扶,既要站在‘高大上’的角度,也要俯下身来全方位深入企业。对质监部门来说,质量服务和监管体现在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宏观方面,但如何将这些既有职能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效益‘福利’,才是质监工作面临的真正挑战。”作为新乡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见证人,该市质监局局长梁万魁对质量工作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不但要有扎实的质量基础和完善的工作机制,还要把握住新常态下质量工作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提升质量整体水平。“质量提升无止境”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为‘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的‘发源地’,河南省质监部门和企业更应该冲在质量提升的第一线,为其他地区的质量提升作出表率。”郑文超说。
愚公移山的古老传说还在口耳相传。返程时,冬耕后的农田愈发翠绿,而中原大地的质量提升工作,就恰似这亮眼的绿色,虽有迎面劲风却依旧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