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北京白云路小学于6月2日在网络上被曝光出学校跑道味道刺鼻,学生家长怀疑因为跑道“有毒”导致学生大量流鼻血。6月3日,学生家长聚集于学校讨要说法。根据一份截止到6月3日的在线调查数据,一共有278名学生参与,其中239人自2015年9月份以来出现了流鼻血、头晕、恶心、皮肤瘙痒等异常症状,其中流鼻血出现人数最多为127名(约占不适学生总数的53%);另外已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88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检查结果出现血小板、凝血酶原指标和白血球、淋巴细胞数等异常。北京西城教委随后于当日下午召开通报会议,启动调查程序。
二、事件追溯
央广网中国之声栏目首先于6月3日上午7点26分发布新闻,《北京一小学多名学生流鼻血请假 家长疑与学校塑胶跑道有关》,随后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
三、传播时间线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毒跑道”在公布之初并没有迅速的引发舆论热点。在北京毒跑道之前,成都一所小学同样被曝光出了类似的“毒跑道事件”。6月3日当天,全天只有大约2400条信息。
6月9日是毒跑道新闻的第一次集中爆发时期,集中爆发的主要平台是微博的转发。在不考虑多层级转发的前提下,6月9日的全部5900条收录信息中,有5150条都是来自于微博平台,比例高达87%。微博平台的转发功能非常有利于新闻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应在微博平台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尤其以认证“大V”的转发为甚,一次“大V”一级转发,甚至可以造成四级,乃至5层级的转发规模。
主流媒体随后在6月12日进入了第二次舆情爆发期。与第一次的舆情爆发中87%的微博转发量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舆情爆发期中,微博的信息占比下降到了50%~60%。政府消息、专栏作家的约稿、以及主流新闻网站的新闻调查文章成为这第二次舆情爆发期的主要“干货”。凤凰网在6月9日发布《起底北京小学毒跑道中标方:曾拿下中国田协资质》,腾讯网6月13日发布《北京西城区通报“毒跑道”结果:实验符合二小标准》。
在6月9日至6月13日之间,和北京小学“毒跑道”相关的第二新闻事实也逐渐被曝光。尤其引发第二轮舆情关注的重要新闻在于本次毒跑道在事后检测中被认定为“合格”,施工单位具有田协资质等新闻事实助推了第二次舆情爆发的程度。
而在6月17日以后,虽然总体新闻总数迅速下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17日以后的每日消息中,微博的比例进一步下滑,只剩下30%~20%。而网站文章和新闻总数虽有下滑,但是总体上的热度并不能判断为“退烧”状态。
截止到6月20日,随着以白岩松在19日《新闻周刊》发表的观点总结为代表的第二批专栏文章的发布,新闻报道的总数较18、19日有所回升。
四、趋势分析
北京“毒跑道”事件的舆情变化,基本是当下最为典型的舆情热点发展趋势。类比同期同类的成都“毒跑道”事件,北京“毒跑道”在6月8日~9日期间首先于微博平台上获得了一次集中性的舆情爆发。进而产生了规模效应,微博平台的关注进一步吸引了主流新闻媒体的扩展报道。
北京“毒跑道”事件并不是5月至6月期间唯一的校园环境事件。在6月3日北京“毒跑道”正式曝光之前,成都一所小学也出现了类似的“毒跑道”事件。但是成都“毒跑道”在舆论热度上,并没有和北京事件一样引发重点关注。除了因为北京“毒跑道”发生地是首都之外,此次事件的衍生新闻有着和其他同类事件不一样的特异性。
自今年3月常州曝光“毒地”事件以来,校园环境安全成为了新闻媒体相对关注的领域。随着常州毒地事件背后的衍生新闻不断的挖掘,“未批先建”、“监测不合格”成为了媒体上常见的关键词,本次北京“毒跑道”的关注程度尤为热切,足见校园环境安全在网络上的舆情关注程度。
而北京“毒跑道”最终在6月9日以来引发了巨大的舆情地震。最大的原因并不在于“毒跑道”对于学生造成的生理伤害,而是在于这是一次“监测合格”、“程序合法”的“毒跑道”事件。6月3日上午家长在白云路小学讨要说法,6月3日下午北京西城教委召开通报会。舆情处理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在6月3日到6月8日期间,舆情反响并没有那么的热烈。直到6月9日媒体曝光中标方有着过硬的资质,6月13日曝光监测结果符合标准。
一次“合规”,一次“合法”,成为了两次舆情爆发的导火索。
北京“毒跑道”最引人注意的新闻事实就在于此,6月13日以来,众多专栏作家和调查文章矛头直指现行的监测标准。北京教委和政府对于这一诉求的处理方式将会影响20日以后的舆情走向。
而北京“毒跑道”的舆论风向,虽然必定是对于政府机关的批判。但是整体的氛围是相对理性的。不论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措辞,还是微博上的转发评论。对于政府的批判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的谩骂,而是会冷静下来,思考现有标准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展望。这样的氛围,和西城教委积极、透明的处理方式是分不开的。西城教委实事求是的公开监测进度,披露处理方案,给舆情发酵留存了足够的阳光,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阴谋论”横行无忌。
质量问题往往和普通人的生活有着直接利害关系,正因如此,质量新闻的舆情走向往往会因为政府的处理态度不慎而走向极端。采取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更有利于修复政府公信力。
五、媒体报道分布
北京“毒跑道”新闻来源类型统计
截止至6月20日为止,北京“毒跑道”事件有58%的媒体报道来源于微博平台。微博拥有超过2亿的用户群体,随着各个新闻媒体开通了专属的微博账号。微博新闻除了一如既往的时效性以外,越来越高的专业性也会提升这个平台的媒体价值。微博虽然受限于140字每条的字数限制,但是发新闻链接,发图片式长微博,使得微博的内容量越来越丰富。
在北京“毒跑道”事件中,6月9日的微博转发热点让北京“毒跑道”成为了这一时间段的新闻热点。在当下,每一个成为舆情热点的新闻,往往都需要先成为微博热点。政府部门在处理舆情时,不能忽视微博平台的传播能力。
与其同时,虽然网站和博客的内容只占有不到14%,但是拥有专家文稿资源的网站是第二轮舆情爆发的主要平台。网站拥有新闻来源和分析人员,相比于“传话题”的微博平台,网站和博客更加倾向于“制造话题”。类似《张学炬:流入校园的商品,安全才真正合格》、《白岩松:真正该拆的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相关标准》这样的专栏性文章很容易激发读者深度思考。进而在微博上形成新的话题讨论而不只是单纯的转发层级。开发新的“转发链”则又会进一步推高微博上的话题热度。进而形成“理越辩越明,事越说越火”的舆情浪潮。
而博客更有其区别于新闻门户网站与微博的特异性,作为一种文章发布载体而不是新闻发布载体,博客并不讲求时效性。而注重文章的影响力。因而,2015年10月14日发布的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伍里川专栏《“毒跑道”可怕,监管形同虚设更可怕》在博客上再次转载的时候,其新闻价值虽然已经丧失殆尽,但是其影响力却会加倍提升。
北京“毒跑道”媒体关注度统计(不包含微博数据)
如上表所示,除开关注度最高的微博不论,微信、博客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搜狐、新浪、中国新闻网和网易这几个新闻门户网站。甚至微信的关注度是其他媒体的数倍之多。
一方面,微信以其移动端的独特优势,占据了上班族碎片化的空暇时间。从用户使用习惯上占据了大量关注度。另一方面,微信和博客类似,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并不一定需要严格的符合新闻的时效性原则。甚至有些敏感新闻因为内容审核的原因,实时新闻难以通过审核。久而久之,微信和博客的文章形成了其不重时效重影响的特点。
而这种特点在类似质量问题这样的舆情热点时,往往会引发加倍的关注度。在文学上,“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引发读者注意的功能。在新闻上,老新闻也同样有这样的功能。从中不难发现,人们不仅关注现有的问题,同时,更加关心的是一些久治不去的陈疴。在北京“毒跑道”的后续扩展报道中,2015年10月以来的各种“毒跑道”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进一步的抬高了北京“毒跑道”的话题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博客上的“旧新闻”的热度不减也同时说明,北京“毒跑道”的迅速炒热,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政府部门并不能因为成都“毒跑道”的沉寂就抱有侥幸心理。类似的问题积累的多了,在某一次舆情事件中被作为“扩展报道”的一部分的时候,不仅对于舆情主体会造成更大冲击力,在更加激化的“舆情危机”中,被“波及”的政府机关也同样会损失来之不易的公信力。
六、媒体关注
6月17日,中新网援引人民网文章《強化标准遏制“毒跑道” 确保祖国的花朵安全成长》
6月19日,荆楚网发布专栏文章《流入校园的商品,安全才真正合格》
6月19日,澎湃新闻网“绿政公署”栏目援引“央视新闻周刊-岩松说”微信号文章《该拆的是跟不上时代的相关标准》
6月19日,新华社于新华网发布文章《毒跑道”为何检测合格?相关环境立法空白标准滞后》
6月20日,《京华时报》A2版《声音》发布文章《公共安全最怕标准不准》
截止至6月20日,新闻转载和网站文章共计13600篇。多数被抓取的相关文章和新闻报道都会在发布后3小时内于其他新闻门户网站被转载发布。
七、舆情处置建议
一、相关部门在回应时需要公开透明。
舆情处理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很重要。面对质量问题,越规避,媒体越会刨根问底。挖掘新闻线索,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是新闻媒体的本能。政府机关越掩盖,反而会激发网络舆论的“好奇心”和“不信任”。公开、透明的舆情处理方法有助于政府机关修复因质量问题曝光而造成的形象损失。
二、质量问题急需今日事,今日毕。避免“秋后算总账”。
在北京“毒跑道”事件的后续报道中,博客和微信的一些文章重新刨出了南京、常州、苏州的一些15年乃至14年的跑道质量问题。这些“旧闻”所造成的政府形象缺失,比起北京“毒跑道”、成都“毒跑道”这样的新闻有过之而无不及。
政府处理质量问题,需要今日事今日毕。如果今后再遇到类似的“算总账”的扩展报道,就可以好整以暇,公开工作成果,化不利为有利。增强大众对于政府工作的信任。
三、监管标准有待完善“与时俱进”的反馈系统。
北京“毒跑道”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只是违规操作、层层转包这样的违规问题。北京“毒跑道”之所以成为了舆情热点,更重要的是规定,标准本身出了问题。塑胶跑道只是一项曝光出来的问题,质量标准中还有更多没有被曝光的标准可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如何建立起一套“与时俱进”的反馈系统,是让更多的北京“毒跑道”事件被消灭在曝光之前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