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尘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而现代人不能?为什么故宫老建筑几百年屹立不倒而我们盖的大楼寿命才30年?为什么古人的书法艺术今人难以企及更难以超越?为什么苹果一款iphone能卖到近10亿部以上?为什么特斯拉一款model3一周的预定量能超过32万台?为什么我们的献礼工程总是塌了又塌?为什么义乌生产的打火机用不了一月而美国军用打火机可以使用10年?
为什么中国制造至今不被发达国家的主流消费者所接受?为什么美国可以有马斯克而中国只能有贾跃亭?为什么我们能在商业模式创新上遥遥领先却只能在技术上步步追随?为什么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却被认为对世界现代科技的贡献为零?为什么我们的楼房正面看起来奢华气派背面看起来却丑陋不堪?......
本来,我可以写上100个为什么,想想自古也没这么写文章的,遂作罢。
总之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难以成就永恒的经典?
今天的中国,准确说应该是上溯70年以降之中国,已无成就经典之社会及文化土壤。回看过去70年,中国人一半时间用来搞阶级斗争,一半时间用来大干快上赚快钱。
中国的人心,已经很难沉静下来哪怕一个月了。
突然想起那句话,“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那时候,乱在战争;今天,乱在心绪。
最近网上有篇文章,我至为欣赏它的标题,“思考的质量决定人生的质量”,是的,思考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而思考,需要静下心,把自己安放在无人瞥见的角落静静待着。但是,今天的人们更向往聚光灯、摄像头,静静待着的人都在看手机,看网红一夜成名的故事。
至此,猛然想起华为那张几乎没有什么设计的广告:“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配图是,院士李小文赤脚穿一双布鞋在讲课。
为什么向李小文学习?华为的解释是这样的:李小文搞科研,从来不惧怕外国权威,敢于与同行争论。李小文身上那点纯粹,正是大多数俗人所不具备的。对科学家来说,纯粹是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日之所思、梦之所萦,都是自己上下求索的问题。这正是华为要认认真真向李小文学习的原因。
这不正是我们大力宣传的“工匠精神”吗?
说到这,想起一个关于“德国制造”的故事。一次记者招待会,记者问西门子掌门人冯.西门子为什么只有8000万人的德国,竟然可以有2300个世界名牌?这位西门子掌门人说:“靠的是德国人的工作态度,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员工承担着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这位记者又问: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吗?冯.西门子说:“那是英美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第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
于是我又联想起德国菲仕乐品牌锅的故事。据说,一口菲仕乐锅可以用一百年,按常理说,企业不应该生产这样的锅,这等于自断财路。但菲仕乐不这么认为,“所有买了菲仕乐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了,这就是我们的口碑,这个口碑会招来更多的人买。至今,菲乐仕已经卖出1亿多口锅,全世界80多亿人,还有70多亿的大市场等着我们。”你看,这就是德国人的思维。
据说,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请教德国经济成功的秘诀,默克尔只说了一句:“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布莱尔先生。”
如果说哪个国家更具有“工匠精神”,首先是德国,其次是日本。
我第一次留意“工匠精神”的概念,大约缘起于对锤子手机的关注。说实话,我对罗永浩谈不上好感,但是,罗永浩那张躬身于作坊的照片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不是缘于照片的艺术性,而是照片传递出来的精神内涵。
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村的老手艺人赵科,这个老头在一间破旧不堪的门店里焗盆补碗焊铁壶一辈子……
至此,又想起河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象牙雕刻《白菜蝈蝈》,白菜上的那只蝈蝈神态逼真,连腿上的纤毛都清晰可见,以后,每次看到我们城市充斥着的各种低俗雕塑,我都想吐。
今天的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耐得住寂寞的人。每一个人做事之前想的都是“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以及“我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向领导交差”,鲜有人想“我的作品能流传后世吗”,于是,这个国度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假冒伪劣。
以我至爱的书法为例,几乎能划拉两下子的人都敢以“书法家”自诩,在我看来,以古人书法标准衡量,99%的人连门都没入。书法最需要潜心修研,“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婵娟”。
我很喜欢一句中国老话,叫“慢工出细活”。所谓“细活”其实就是精品。要出精品就需要慢慢打磨,打磨时光,打磨自己的内心。
有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所谓“细节”,不就是那最后一点的差别吗?
这些年,中国制造进步很大,于是很多人以为中国制造已经很了不起了,其实他没有看到发达国家制造是什么样子。目前,我们的制造尚处于从“数量制造”向“质量制造”转型,而发达国家制造已经从“质量制造”迈向“艺术制造”时代,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质量,质量的门槛早已迈过去,他们追求的是把产品做得像艺术品一样精美。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说,“中国制造与世界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诚然。
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有类似表达,他说千万不要以为中国制造很了不起,我们远没有到放弃制造转型服务的时候。
有一副对联我很喜欢:“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踏踏实实,别总想着一夜爆红。
你知道《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你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花费了多少时间吗?“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了十年才成,先后修改五遍,怪不得曹雪芹感慨系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今天,我们已经很少有家长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人一定要诚实了,他们所有的揪心只有一个: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挣大钱出人头地?
每一个人做事之前想的都是:有什么好处吗?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马上就失去了动力。利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行为的第一驱动力。纯粹的人太少了,这是相当可怕的。
这几年,商业模式创新在中国备受推崇,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社会急功近利的折射。为什么中国的老板们如此热衷于商业模式创新?用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的话讲,叫“商业模式变现最快”。搞核心技术开发需要长期坐冷板凳,而且最后还不一定成功,能安心在冷板凳上坐十年、二十年的人已经很少了,这是华为推崇李小文的原因。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社会推崇的是商业模式而非核心技术,这个社会别指望它有“工匠精神”。
至此,说不得不说说“快”和“慢”的辩证关系。中国人对“快”情有独钟,什么事都想一夜完成,这可能和我们过去掉队太远有关。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快想快就能快,比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古人虽有刻舟求剑者,但大多都明白揠苗助长的道理。现在人什么都追求快,可能和伟大领袖有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于是大跃进、大炼钢铁都来了,结果招致“三年自然灾害”。
小米是中国快公司的典范。但是自2015年第三季度始,小米开始慢下来了,为什么?你仔细研究小米战略不难发现,这几年顺风顺水的小米什么事都做了,唯独一件事它没有做,那就是布局技术研发,这是过去五年雷军犯下的最致命错误。一个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发展后劲的。沉浸在模式成功中的雷军,哪里有心思布局技术研发,因为技术研发催生的都是慢公司。
有趣到滑稽的是,当年和雷军打赌的董明珠,其领导下的格力电器也慢下来了。不过,格力的慢和小米的慢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格力的慢,是因为它慢慢抛弃了“工业精神”(我此前一直认为,“工业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相似之处),而小米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工业精神”,雷军总结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中虽然也有“专注”二字,但他自己都没做到。
华为是慢公司的典型,23年前,联想业绩是华为的17倍;23年之后,华为净利润是联想的5倍。当年快的现在都慢下来了,当年慢的现在反而快上去了,这就是辩证法。为什么华为这个慢公司快起来了?逻辑再简单不过,当年的慢就是为了把企业根基打扎实,好比一辆载重卡车后劲十足,这种快不是人为的,是自然生发出来的力量。以做手机为例,华为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如履平地,小米刚进入印度市场即遭遇专利壁垒,为什么?华为有专利技术积累而小米没有。
每次看到媒体报道“某工厂投产后第一年可增加产值XX亿元,第二年增加XX亿元,第三年增加XXX亿元”,我都很不舒服。说实在的,这种无聊的推算了无意义,你怎么保证你的产品生产出来就一定能卖?但是企业和媒体仍然乐此不疲地宣传,这就是商业利益作祟的结果。
当代中国,一直缺少重大发明与技术突破,应当说与“工匠精神”匮乏息息相关。国际统计发现,一项重大技术从立项到研发出产品,周期一般为十年。十年,对于大多数中国老板来说时间太长了,长到无法接受,他们喜欢挣快钱,今天定计划明天出产品后天就大卖的那种。
基础技术研究需要时间更长,可能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三十、五十年之后还有可能彻底失败,一无所有。对于“只争朝夕”的中国人来说,这怎么可以接受?所以,中国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止一百年。
止于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产品仍然属于追随型产品,就是别人研发出来了我跟进而已,我们的专利基本上都是实用专利,而且必须向别人缴纳专利费。
没有技术又不想丢掉市场怎么办?那就“山寨”吧。近年来,“山寨”在中国泛滥成灾,不少国人还为此洋洋得意,感觉自己占了个大便宜,殊不知,“山寨”乃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公然侵犯,是对“工匠精神”的亵渎,是阻挡中国成为受人尊重大国的拦路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每次来中国访问都警告中国要尊重知识产权,但每次都没有结果。
屠呦呦可能是当今中国最具“工匠精神”的科学家,而任正非则是当代中国最具“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他们都赢得了我们社会的敬重,他们都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料“工匠精神”的难得与可贵,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街谈巷议。我想说的是,未来五年,中国不可能培养出数量可观的工匠,这也中国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也和中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关,工匠的培养需要十年时间,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一代人。
伟大,需要时间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