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钱瑶 王宏伟
摘 要:QC小组活动,是企业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措施,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公司积极提倡QC小组活动的开展,用团队的力量和智慧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通过QC小组活动来实现人才培养、人才挖掘的目的。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想把QC活动推广好,并且取得实效,企业领导为QC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活跃的平台、施展才能的空间、配备必要的资源、营造一个全员参与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ISO 9001-2015标准把“领导作用”作为七项管理原则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可见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离开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关键词:QC小组活动 领导作用 激励机制 员工积极性
正 文:
市场经济必然带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必然结果。在这种生存竞争中,企业单靠企业家的个人智慧、灵感和魄力不大可能解决问题,一定要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而QC小组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各层次员工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企业改进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效益。QC小组活动既然是群众性的质量活动,就一定要了解群众的心态和想法,这项活动需要领导深入细致地进行了解并踏踏实实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基层职工总会因为工作忙碌有一些借口和想法,领导是一根指挥棒,不能因为职工说“生产忙,顾不过来”,“形式主义”以及“顾虑思想”等托词从思想上不想搞,那么此时需要领导去倡导、去支持、去激励职工,活跃职工思想,开创QC活动的局面。但是QC小组活动在基层班组,那么领导又在QC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1、领导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领导对企业建设和管理的重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QC活动需要领导支持与倡导,否则活动的弱小载体就会没有主心骨,没有力量的推动和支持者。企业领导质量观念陈旧,对QC小组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不真心重视和支持QC小组的活动,这就会让QC小组成员们觉得QC小组活动成为一种无效劳动,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并把它作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来抓,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并对QC小组的建立、注册登记、活动、管理、培训、成果发表、评选和奖励等工作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QC小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适当的人力、财力投入,就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企业的领导,不仅要发动愿意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更重要的是推动不愿意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积极投身于QC小组活动中。要达此目的,企业领导需要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员工加入QC小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吸引他们参加QC小组活动,从而提高群众参与性。
QC活动的开展,还是一种资源的分享。在企业中,一方面是领导掌握的资源,一方面是员工的智慧和主动性。领导对QC活动的充分理解、关心支持、健全制度、落实激励,就可以充分地把蕴藏在员工之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要在企业建立QC小组活动推进机构,制定开展QC小组活动的方针和规划。把QC小组活动和企业的各项质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要创造并保持一个能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2、领导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同员工从事生产需要激励一样,QC活动一样需要领导者不断激励,员工才能发挥出参与质量管理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最大程度地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增强人的责任心、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内外的通行做法就是进行激励,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一个心理过程。激励的手段包括理想与目标激励、精神和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等。
理想与目标激励:企业应当把理想教育当作激励的重要手段,帮助职工树立社会理想,并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小组成员自我认识、互相启发,明确企业发展、成员获益与小组成员的努力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成功的QC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和成长的喜悦,都能激发职工继续积极投入各种质量活动的热情。
精神和物质激励:对取得成果的QC小组,根据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把取得优秀 QC小组成果的主要成员,作为评比先进、升资、职称晋升的条件,以此来鼓励和调动全员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行等级奖励时,应考虑QC小组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实际价值,实施重奖,包括奖品、奖金等等。
关怀与支持激励:企业领导对QC小组活动的关心与支持,能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激发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尽力建立健全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单位领导应采用多种方法,设置多种激励诱因,扩大正面激励范围,适时进行激励,及时地给予员工评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升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从活动中培育企业人才和骨干,发挥之所长,体现QC小组活动的意义,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3、领导要提供培训资源,引导员工正确开展QC活动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不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例如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科学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于出现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QC小组成员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欠缺。因此单位领导要适当增加QC小组活动培训的投入,提高QC小组培训的费用。要有针对性地举办QC小组活动骨干培训班,请专家亲自授课,讲授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和数理统计技术的运用,使广大QC小组成员理解PDCA循环的内容和原理以及相互关系,自觉按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开展活动。其次还要结合职工岗位进行的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等,只有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QC小组活动实际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一次次循环,解决一个个现场问题,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得以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员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在帮助实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结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改进是企业活动的永恒主题。只要企业领导真正重视、建立奖励机制、提供培训资源,并积极发挥作用,在最大范围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并吸引广大职工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使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而且能够致力于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排忧解难,使职工真正把单位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单位的命运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统一,与单位共进退。因而领导者必须重视QC小组工作,一个基层的QC质量小组才能有信心、有决心探讨更深层次的管理,为建设企业队伍,培养和造就企业骨干,共同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邢文英.QC 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 胡子谷.质量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全面质量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