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质量品牌”这张牌——学习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2017/06/19 14:30:26,浏览:1116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品牌”一词与“质量”联系在一起,被多次提及。如“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通读会议公报,深感品牌建设在质量工作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对于一家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没有质量的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发展,没有品牌的经济更是缺少“灵魂”的经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崛起的过程中,都相继伴随大规模品牌化的过程。例如,韩国崛起就依赖三星、现代、LG等一批优势品牌,“德国制造”更是高质量的象征,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带动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跃升。相比之下,我国虽是产品大国,但品牌创建意识和能力总体不强,自主品牌出口比重仅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何打好“质量品牌”这张牌,助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大题”。

纵观当前国家质量发展,一方面,质量和品牌已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中国制造2025》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列为战略任务和重点工作之一。另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如何将两者融合,走出一条质量品牌服务大众之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笔者认为,打好“质量品牌”这张牌,质检人应着眼于实现质量公共服务资源与互联网的融合,着力于建设“互联网+”品牌公共服务平台。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地区发展规划,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作为试点,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示范应用研究,综合提升不同产业的质量品牌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瞄准的目标,至少要做到“三个提供”。

第一,为政府推进质量品牌建设科学决策、加强执法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互联网为媒介,共享质量管理调查统计数据、调查成果等信息,编制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地图”,加强质量状况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宏观质量和效益研究,提供着眼经济发展全局、反映质检职能的高水平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探索建立科学反映质量提升成效的综合指标,健全质量指标体系,为研究建立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夯实质量技术基础、组织开展品牌建设提供方法和系统工具。依托质量管理、品牌建设、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监督执法、检验检疫等资源统筹布局,部署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全链条化在线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质量提升全链条服务;在线提供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分析,并为企业在线提供质量管理诊断、质量管理水平评估、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等服务;提供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立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培训、答疑、案例分享,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为企业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供在线培训、咨询服务;建立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提供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第三,为创造透明化的公共质量环境、满足消费者“让质量可见可得”的质量需求提供权威发布平台。建立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企业质量信息、区域性质量竞争力指数等质量资讯,公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打造“质量信息权威发布平台”,为广大单位和个人深入了解质量品牌建设、满足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提供交流和共享渠道。建设以质量信用为基础的社会化“质量大数据工程”,使得企业能够识别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消费者能够识别企业产品真实的质量状况,政府实施更有效的质量政策与质量公共服务,建立成为集信息发布、在线调查、资源共享、沟通交互于一体的质量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高兴地看到,打好“质量品牌”这张牌,质检部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掌握着丰富的质量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之处在于,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强,质量公共服务仍延用传统方式,缺乏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精神,导致质量公共服务市场发育比较缓慢,服务手段和方法滞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质量品牌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质量公共服务水平,促进质量公共服务市场发展,势在必行,空间广阔。质检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着力打造“互联网+”品牌公共服务平台,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作贡献。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想干事”和“敢干事”两个关键点,令人振奋。下好“质量品牌”这步棋,打好“质量品牌”这张牌,质检人大有可为,值得期待,应当好好谋划,干出精彩。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899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