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质量提升”行动 引领“江苏制造”迈入质量时代
发布:2017/11/23 16:21:06,浏览:1185

新时代的中国,从深海到太空,中国制造用一连串数字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在这些有着中国标签、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造项目中,不论是翱翔星空的航天器,还是近在咫尺的城市轨道交通,抑或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江苏制造”的元素。在质量时代,“江苏制造”正大显身手。而其背后,是包括检验检疫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砥砺奋进引领并助力“江苏制造”名扬海内外。

自今年3月江苏消费品“三同”商品在全国率先完成认证贴标以来,通过电视购物的销售量已呈现大幅增长趋势。这是江苏检验检疫局深化质量提升工作进行有益探索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十八大以来,江苏检验检疫局把质量提升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以打造质量示范区为支撑点,把推进“三同”为增长点,将强化宏观管理作为发力点,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领“江苏制造”昂首阔步迈入质量时代。

五年来踏石留印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

江苏共建成各级示范区3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11个、省级示范区15个、市级示范区10个,涵盖了机械机电、信息通讯、交通运输、纺织服装等集聚产业,包含出口企业近1500家。 示范区累计制订标准超过1000项,获得专利数量1.4万个,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加速产品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区内企业自主品牌超1000个,中国品牌超50个,江苏省品牌超150个,46家企业荣获“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

全省建成公共检测服务平台39个,公共信息平台32个。联合江苏省商务厅开展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优惠活动”,发放3000万元“抵用券”,惠企近1000家。示范区已设立6个国家级、8个省级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研究基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28个。

2017年上半年,全省示范区出口额占比已上升至全省出口总额的12.8%,国家级示范区出口规模首超500亿元,成为江苏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动了外贸发展质量效益的双提升,保持着示范区出口产品国外零通报、零召回的记录。

同线同标同质抢占供给侧改革增长点

2014年李克强总理视察质检工作时提出“三同”这道特殊的“考题”,3年来,江苏局除与国家认监委步调一致开展出口食品“三同”,还首次将“同线同标同质”推广到消费品领域,通过“五个一”,即一套管理细则、一个公共平台、一批试点企业、一场推进会、一套标志标识,让消费品“三同”走到全国前列,交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

江苏的消费品“三同”工作以地方政府为指导,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企业及特色小镇建设为依托,遴选具有较大规模、信誉度高、发展前景好、内外销兼顾,质量、品牌、技术、标准和服务处于领先的消费品标杆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对申请企业进行综合评估,逐步扩大消费品“三同”实施范围。同时,开展精准帮扶,提供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信息和培训,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开放检验检疫系统内实验室检测资源,助力“三同”企业提质增效。

“根据监管情况,我们会对‘三同’企业实施动态调整。”江苏局检验监管处处长赵金伟介绍,“我们指导企业做好标准收集和比对工作,按国际国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三同’产品实施验证性抽样检测;开展专项监管,督促‘三同’企业完善追溯体系、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履行‘三同’承诺。”

为了更高效系统地开展管理工作,江苏局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消费品“三同”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升级至2.0版本,除具有企业注册、申报、评估、发布以及消费者查询与反馈等功能外,还建立了以“企业自我声明+第三方机构评价+政府部门事中事后监管 ”为核心的消费品“三同”评估及监管模式,实现了对“三同”产品的有效溯源管理。目前在江苏消费品“三同”平台注册并提交申请的企业已达90家,年内江苏消费品“三同”企业有望超100家。

宏观质量管理创新模式引爆改革发力点

不久前,南京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进口自德国、产自加拿大的礼品手链进行例行抽检。产品送实验室后发现,手链镍释放量达到3.6ug/cm2/week,大大超过我国有关的限量规定标准,长期接触可能会诱发接触性皮炎等疾病。南京局立即联系产品进口商,根据《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召回。

“这是江苏首个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案例,也是全国首个法检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案例,对我们为强化进口消费品后市场监管,推动质量监管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江苏局副局长卢艳光说。

十八大以来,江苏局加速推动检验监管工作“由微观检验向宏观监管”转型,建立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口岸管控为抓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通过管风险、管信用、管追溯、管处置,强化口岸管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四管两强化”质量管理新模式。

“我们的宏观质量管理由进口商品大验证工作机制、进口商品口岸差别化验放机制、进口商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机制以及进口商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机制等为支撑”,赵金伟介绍,这些制度落实了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限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重点布控随机抽查,扩大了符合性评估、符合性验证方法使用范围,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还建立起完善的进口商品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以“合格假定、风险管理、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动态调整采信范围,依法依规运用行政约谈、加严监管、退运销毁、暂停销售、缺陷召回和降低信用等级等多项快速反应措施,既提升通关便利化,又强化产品质量把关。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75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