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一结束,中国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中纤局)局长张克才就和局里其他领导一起,为纤检工作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讨论商议。
“《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全国纤检系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结合纤检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开展纤维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纤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纤维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纺织生产对纤维消费升级的现实需要。”张克才信心满满。
加强纤维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是纤检系统不容推卸的职责,张克才认为,无论什么时候纤检系统围绕纤维和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不管是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推动,还是纤维质量监管方式的转变;不管是学生服、面料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加强,还是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协作模式的探索,都有很多新问题,需要纤检人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寻找新的办法。
张克才曾写过一篇《一项好制度促进一个产业健康发展》的文章,系统阐述了棉花公证检验制度的建立与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必须肯定的是,这些年来,公证检验制度在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公证检验制度的改革创新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克才举例,比如,在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和国储棉出库过程中,公证检验还需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公检效率,确保公检质量;公证检验制度还要立足精准服务,探索品质、重量检验分离机制,开展经营棉公检工作试点,满足纺织企业的使用需求;还要加大推动棉花公证检验制度融入棉花产业与宏观、金融政策的力度;在非棉纤维公证检验改革中,还要加强公证检验数据应用研究,加快非棉纤维公证检验信息化建设。“这些都是今后公证检验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改进的方向。”
在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纤维公证检验在纤维重点产区已经连续7年实现了全覆盖,积累了大量的公证检验数据,这些大数据既有“时间厚度”,又有“地域广度”,是我国纤维质量最全、最细、最准的数据,非常宝贵,潜力巨大。谈起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张克才说他们早已有了详细规划。
“下一步,我们将打通壁垒,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多方着力。要把棉花质量公检数据前伸后移,通过棉花质量的大数据服务种植业培育优良品种,助力提高种植的供给质量;通过服务棉花加工企业优化工艺流程,助力提高皮棉的供给质量;通过服务纺织企业精细化配比生产,助力提高纺织品的供给质量。我们还将通过公检数据与物流的结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控制棉花库存与流转,助力发展现代物流。相信这些都将成为通过大数据应用服务大质量格局、以具体产品促整个产业质量提升的生动实践。”张克才透露,针对公检大数据,其实他们还有更大的计划。“我们还将尝试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国家信息资源库对接,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据资源,以质量为主线,链接棉花生产、交易、消费等环节,为宏观调控和政策研判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构建由质量数据驱动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供需无缝对接,达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根本目的。”
在张克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纤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份规划提出了纤检事业发展的“十三五”目标,布置了“十三五”时期的四项主要任务。“规划是指导纤检事业近几年发展的蓝图,全国纤检系统正沿着规划指明的方向努力前行。”张克才介绍,为确保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中纤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责任、重点任务落实、实时监测评估、监督考核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同时,全局将突出抓好项目实施,依靠纤检能力建设项目实施促进纤检事业快速发展。不仅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项目实施处室管理制度,而且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此外,纤检系统还要加强系统内外沟通交流,加强纤检技术引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开展多形式、深层次、全方位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提高纤检机构科研创新能力。
纤检队伍被誉为“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在张克才看来,带领一支技术和思想都过硬的队伍必须从严治检,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对此,张克才深有感触。多年以来中纤局坚持把党建工作压到纤检工作一线,在新疆监管棉、国家储备棉公证检验工作中,成立了临时党组织,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棉花公证检验工作中,通过开展清权确权,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等工作,完善相关措施47条,建立了“抽检分离、过程监控、监检制约、监督抽验”的管理监督工作模式。“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今后,围绕纤检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班子成员要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时布置、同时推进、同时检查。要把廉政风险防控做在日常,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良好的行风促进纤检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