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南京模式
发布:2019/05/27 15:17:40,浏览:965

文/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 陈燕

以产业创新引领南京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不仅将极大提升南京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还将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增强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产业引领能力,以产业高度支撑南京的城市首位度。

当前,南京正在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着眼全球产业链分工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优化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以产业创新引领南京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不仅将极大提升南京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还将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增强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产业引领能力,以产业高度支撑南京的城市首位度。南京应立足更高站位,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实现“产业高端”“产业高新”“产业高效”,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模式。

产业内部结构高端化态势逐渐显现

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调整中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是国内第11个GDP超万亿元的城市(2016年),人均GDP已突破2万美元(常住人口,2017年),服务业占比超过60%(2018年),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蓬勃兴起,产业内部结构高端化态势逐渐显现。

第一产业增加值产值稳步提升,但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说明目前南京农业的内涵与发展方向已经不同以往,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全国三甲,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服务业增速持续领跑,近5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10.9%,服务业占比水平在省内设区市中高居首位,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左右,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金融业、软件信息、科技服务、文旅、健康养老等引领着南京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占比超过五成,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四分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2018年四大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四大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都增长12%以上,软件业务收入达4400亿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挑战和机遇并存

不过,对标先进国家或地区,南京的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工业偏重化工业的特征依旧明显、新兴服务业对城市贡献有待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产业国际化水平及规模亟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较差,服务业价值链增值环节与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动态优势互补效应,产业融合的结构升级效应较弱。综合来看,以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调整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较快,但是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特征的产业“实际高度化水平”较低。

南京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日益加剧的资源要素禀赋约束,对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挑战;新产业革命、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南京聚力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等发展战略的确定,为南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历史机遇。未来南京产业发展中要处理好创新链和产业链、资本链有效嫁接,走出去和引进来关系,产业中高端与低端并存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等。

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首先,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与深度融合。这是南京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创新链和产业链脱节现象在南京较为突出,科技创新中存在“创新孤岛”现象、创新与产业“两张皮”问题。为此,要遵循产业科技发展规律,依托创新链撬动新兴产业增长点,瞄准前瞻性产业完善创新链,引导人才、资金、载体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推动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围绕产业链填补创新的薄弱点;以产业化为导向,强化创新源头供给,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创新资本供给,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其次,充分发挥高新园区领头羊作用,让高新园区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在全市完成15个高新区(园)的整合基础上,积极聚合高端要素资源,提升高新园区的产业集聚度、高企集聚度、人才集聚度、资本集聚度。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持续增强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让高新园区的新材料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业成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推动高新园区全面对标国内外先进园区,加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模式、运营方式、招商方式创新改革,全面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资源整合力、品牌竞争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推动开发区“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园区资源,有效拓展园区空间,推动园区开放合作。进一步优化园区建设规划,提升绿色集约发展水平,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加快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再次,产业发展布局也要“高质量”。南京应减少产业区域融合的各种制度性壁垒,推动产业区域融合,优化产业区域空间布局。通过利益导向和利益协同机制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引导和加快各类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或跨区域流动,构建南京与周边区域的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注重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的区域空间重塑,促进区域创新链、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协调与交融,形成新的产业经济高地。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有优势的、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集聚,把其打造成为“产业地标”,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争取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占据产业高端。

第四,加快构筑更高质量、更加开放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支持智能电网、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建材、机械装备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拓展深化产业投资和产能合作,探索跨国产业链合作模式。以产业链高端和技术创新环节作为招商引资重点,进一步加大先进产能引资力度,打造产业高地,提升利用外资的综合效应与溢出效应。强化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吸引更多存量外资企业由“工厂”升级“总部”,由“制造”转向“创造”。既要重点引进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也要集中引进高带动性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还要注重培育引进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微企业。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899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