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大发展需闯“新三关”
全球著名机器人专家、中国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席宁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中国机器人大发展需闯“新三关”。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学科和多学科共同促进和协同发展的结果。机器人不仅涉及驱动器和传感器、控制和计算,同时跟材料、算法都有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智能制造,都离不开机器人在执行层面直接开展工作。
他分析,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中国大部分还是采用进口产品,这对国产机器人企业是个挑战——现在国产机器人因性能、数量和质量等差距,还局限于应用在相对低端的工业。而国产传统机器人亟待突破的关键,始终在于变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同时,他认为还有另外3个新的产业瓶颈,最好一起推进研究和突破:
一是机器人编程,现在机器人编程方法阻碍了机器人的推广。
二是机器人的校正方法,新机器人与现有工厂坐标匹配协同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亟须自主掌握快速简洁的方法,才能让未来机器人像电视那样,一打开包装就能投入工作。
三是传感器结合,传统机器人多使用位置传感器,未来要加入视觉传感器等等,但协同实效还很差。
5G来了,网络安全咋保障
8月19日,在360互联网安全中心以及多家网络安全企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时代的来临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使得网络攻击往往会造成比过去更严重的影响,网络安全已经是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绕不开的重要命题。如何及时促进网络信息安全企业、政府部门、运营商互相形成大数据协同,获得实时威胁情报和风险通报及解决方案,利用外部力量帮助企业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御,是工业互联网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宇燕表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保障安全的基石。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是最大的隐患。主管部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5G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
大家普遍认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减少了人为的差错,智能化的监控有利于提高网络的安全防御水平,但是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以及协议的互联网化、开放化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面对5G时代到来后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还需要中外各方携手共同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