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4/07/25 10:48:17,浏览:749
媒体最先曝光、原材料成“祸首”、各方开始“救火”……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变质肉类事件,无论是曝光的问题,还是发展的过程,在近些年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都十分典型。然而,这些出事的名企却依然“生意兴隆”。应该让他们“长点记性”,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起码应该为质量安全的控制交足“学费”。
“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也正在转化成法律上的立法精神。然而从3.15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如今“大名鼎鼎”的OSI,都在相同的问题上犯错,甚至连犯事的手法、原因及对媒体的说辞都大同小异,可见“最严”的措施在企业的利润面前,仍然显得无力。只有让企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最大”的成本,“舌尖上的安全”才能有“最严”的保障。(徐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