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别让水泡了
发布:2012/08/24 15:48:07,浏览:1052

你能理解家住23楼电梯停电3天的住户是怎样一种心情么?尽管心情十分糟糕,但考虑到作为北京7.21暴雨的后果之一,笔者对这次因雨水灌入地下车库将电梯电缆泡坏导致电梯停运事件,并没有太多抱怨,毕竟,相比那些车停在地下车库被雨水泡坏的车主,我多爬几层楼梯就不算什么损失了,权当是体育锻炼了吧。

事实上,这次电梯停运事件发生在7.21暴雨的近一个月之后,证明了暴雨灾害后果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隐蔽性,而隐患存在这么久却没被查出来,也说明人们的防患意识仍然不强。而“不强”的表现不唯如此:地下车库入口现在还是用沙袋堵着,不让车辆进入,说是怕再下大雨再出问题。其实解决“怕”的问题根本没必要这么因噎废食,只需把入口修成隆起的坡道就行了,既能防雨水倒灌也不影响车辆进入。然而物业竟没有一个人想到(或者是不想花钱?)这样做。

一个小区是这样,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如果对这一事件做进一步引申考量和反思,除了防灾意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将电路防水性不够、地下车库进出口缺少必须“隆起”的标准规定等这笔账记在质量问题头上呢?不仅如此,事实上,雨灾的许多账都是质量账。暴雨时几如泽国的北京,道路水浸,交通瘫痪,一些路段不经冲,毁了,一些建筑不禁泡,倒了,整个城市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为何如此脆弱,在一场暴雨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必然是在城市建设上出了问题。

尽管气象专家称北京这次暴雨达到“60年一遇”的水平,为一些体质弱的工程建筑所不能承受,但无论怎样强调暴雨的天灾属性,都不能回避人类应对此类天灾的责任和担当。必须扪心自问,在预防和应对诸如此类的天灾方面,我们是否已经将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并且做到最好,是否尚存亟须改善之处。北京市有关部门承认,7.21暴雨灾害暴露出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存在排洪能力不足、管网不配套、日常养护不及时等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只存在于北京一市,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这几乎是一种共病,而且,这种城市病不光会在暴雨中发作,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成为病症发作的诱因。几年前南方地区遭遇的那次大规模雪灾,已经让我们体味到发病的痛苦了。一些灾害研究专家感慨,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和能力储备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既表现在危机意识方面,也表现在制度保障和机制架构方面。从具体角度来看,每次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后,交通、电力、供水等公共设施普遍表现脆弱,实质上突出的都是一个质量问题。其实,若在设计施工之初就考虑到应对自然灾害的问题,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标准,那么道路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洪水冲毁,电力设施也不会轻易地让冰雪压倒。

资料显示,从1992年至今,影响较大的拉尼娜现象(反厄尔尼诺现象)共发生超过20次,大约每3年到5年发生一次,频次之高令人惊讶。也就是说,对一些自然灾害基于历史数据的“XX年一遇”的统计学表述,已经变得不可靠,而不断增多的教训也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建设,加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必须通过完善城市建设中与质量相关的各种制度保障和机制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危机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谋定后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天灾虽难躲,人祸却可避。雨水泡坏了道路、建筑、车辆,但千万别把质量意识泡坏了。因此,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重表面、轻内在,重形象、轻功能,重短期、轻长效”的错误观念,强化决策者以人为本、质量为基的城市发展理念,克服盲目的投资冲动,注重城市发展的长远效益。要知道,一座高质量的城市不仅需要外表的华丽,更应该是能抵挡自然灾害,能给市民以足够安全的城市。

(胡立彪)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847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