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质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塑料购物袋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令人震惊——农贸市场上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合格率竟然为零;超市的塑料购物袋合格率则接近80%。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就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6年多过去了,为何“限塑令”在超市和农贸市场所受的待遇如此悬殊?
抽查:农贸市场塑料购物袋合格率远低于超市
本次抽查共采集64批次塑料购物袋样品,整体合格率53.1%。其中,来自6家省内生产企业的6批次样品全部合格;来自农贸市场的16批次样品均不合格;网购的6批次样品均不合格;大型超市销售或使用的36批次样品合格率接近80%。
塑料购物袋抽查不合格的项目包括:产品标识、最小厚度、蒸发残渣和脱色试验等。按照规定,塑料购物袋的厚度应不小于0.025毫米。如果不达标,袋子容易破裂,往往使用一次就被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然而,本次检测的64批次样品中,有19批次厚度都不合格。
省质检院专家介绍,这些厚度不合格的塑料袋主要来自农贸市场,存在的健康安全隐患也最严重。其中,在最重要的安全卫生项目——蒸发残渣和脱色试验指标上,9批次不合格的塑料购物袋全部来自农贸市场。
对比:超市和农贸市场落实“限塑令”存四大差异
为什么超市塑料购物袋的合格率远高于农贸市场?记者调查对比发现,至少在4个方面,两者对于“限塑令”的落实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在南京市的苏果、金润发、欧尚等许多大型连锁超市,目前基本都提供的是较厚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购物袋,合格率自然就高。而农贸市场提供的基本都是超薄的劣质塑料袋,合格率自然就低。
其次,超市的购物袋都是收费的,按照大、中、小规格提供,每只售价0.1元—0.3元不等。但农贸市场基本都是免费的。“家家都免费送塑料袋,如果你不送,生意肯定就黄了。”在瑞金路农贸市场,一名水果摊摊主说,既然不送不行,为了节约成本,那他们肯定只能购进劣质的薄塑料袋。
第三,顾客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差别。一家农贸市场负责人分析,到超市买东西的一般经济条件相对会好一点,让他们再多花一两毛钱买个塑料袋,阻力会比较小。但到农贸市场买菜的,有很多收入较低,对花钱买环保塑料袋抵触情绪较大。
第四,查处力度有别。基层工商部门相关人士坦言,超市经济规模较大,调查取证相对比较容易,处罚也比较容易执行。但农贸市场的摊主成千上万,有限的执法力量不可能每天都去挨家挨户查塑料袋。即使查到了,案值也非常小,一捆通常就几块钱,基本上无法罚款,只能没收,对摊主震慑力太小了。
思考:堵住源头,农贸市场超市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大的4块钱80个,小的两块钱80个,每天都有小贩上门,挨个摊位地送袋子。”瑞金路农贸市场一名卖菜的摊主说,这些劣质超薄塑料袋基本都来自外地,网上也有卖的,但他不会上网买东西,都是直接买这些小贩的。
工商部门相关人士认为,要想彻底根除农贸市场劣质塑料袋泛滥的问题,必须加强生产环节的源头把控,让生产者不敢或无法再生产不合格的劣质薄塑料袋。
南京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认为,从长远来看,农贸市场超市化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南京已经有部分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成了“农+超”,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都明显上了一个大台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习惯的日趋理性,在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农贸市场逐步实现超市化。届时,劣质超薄塑料购物袋自然就会逐渐在市场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