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假冒伪劣 守护质量安全——2014“质检利剑”行动工作盘点
发布:2015/01/16 15:44:54,浏览:656

“严厉打击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取得CCC强制性认证或超认证范围生产等违法行为。”2014年,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质检利剑”行动。

这柄“利剑”斩断了非法之源,护卫着广大消费者权益,将质量安全屏障筑得更高、更厚、更实。

突出重点,以点促面

5个专项共查处案件14086

2014年,“质检利剑”行动坚持突出重点,以点促面,持续增强打击力度和宣传力度,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突出抓好5个专项行动:

一是以化肥和农药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1837起,涉案货值3910万元。在开展农资打假下乡“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行动中,进乡村1.2万个,入农户3.4万户,抽查样品1.2万批次,现场受理农民咨询投诉举报9.5万起,挽回农业生产损失2800万元。

二是以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散热器等为重点,开展建材打假专项行动。联合发改委等9部门开展全国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5029起,涉案货值4.1亿元。

三是以专用校车为重点,开展汽车及其配件专项行动。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597起,涉案货值1639万元。会同公安部、工信部约谈中国一汽等8家涉嫌生产违规汽车的企业;会同环保部等部门开展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执法检查工作。组织对公安部通报的53596辆涉嫌违规汽车线索开展执法检查,发现有2379辆汽车存在违规行为,并责成有关质监部门依法处理。

四是开展汽柴油打假专项行动。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255件,涉案货值439万元。配合全国“双打”办组织开展京津冀地区车用汽柴油专项整治,并继续组织开展打击土炼油违法活动。

五是以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家电等为重点,开展日用消费品专项行动。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6368件,涉案货值1.54亿元。在抓好5个专项行动的同时,开展了能效标识、电子电器产品专项执法行动,与有关部门部署开展了消防产品专项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生产“伪基站”设备及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专项行动。

严查大案要案,加大督办力度

产品质量问题实现多元共治

“质检利剑”行动和有关专项行动的开展,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以严查大案要案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大案要案占案件总数3.3%,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案件平均货值达7.4万元,比上年4.1万元提高80%

二是强化执法联动。在化肥打假联合行动中,采取总局统一指挥、派员督导和省市县三级联合执法的模式。多次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执法打假行动。

三是组织开展案件会商,研究破解校车改变座椅间距、化肥偷减养分、劣质变压器、瘦身钢筋等潜规则。

四是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执法司对418起案件进行了督查督办。联合公安部门督办了广西假冒伪劣药肥案。起草了《行政执法约谈指南》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督查办法》。

五是推动产品质量问题多元共治。对河北栾城久治仍反弹的化肥区域性质量问题,执法司通过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组织开展集中打假行动,推动了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基本解决了该地区的化肥区域性质量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共治工作格局。对201312月约谈过的河北博野的涂料、河北新乐的防水卷材、山东曹县的人造板、辽宁太子河的防水卷材、广东澄海的儿童玩具等5个重点区域的整治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办,防止了反弹。同时,对全国358个重点区域整治开展了核查建档工作,加强了整治工作的针对性,提升了整治规范化水平,指导成立了汽配行业、建筑防水行业“打假保优协作网”,加大了与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工作力度,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质量共治工作。

六是开拓电子商务执法打假新局面。按照网上发现、源头追溯、落地查处的要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获取线索、协查通报、协调组织等作用,加强与风险监测中心和电商平台的对接。全国共查处电商产品质量违法案件400余件,向社会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积极构建适应电子商务执法打假的全国执法协查工作机制,推动属地查处工作的开展。

新时期新形势

执法工作面临三大难点

一是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对执法打假工作带来空前影响。从今年执法打假情况来看,查办案件数量比去年下降46.2%。受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的影响,省级局难作为,市、县级局不敢作为,一些区域地方保护出现加重的趋势,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对执法工作设置门槛,比如某些市政府出台文件规定执法部门进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必须报纠风办批准。

二是利用网络制售假冒伪劣活动日趋突出。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已经从现实空间逐渐发展到网络虚拟空间,加之执法监管存在困难,使得网络逐渐成为销售假冒伪劣的重灾区。经过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的调查,通过网络渠道比其他渠道销售的产品质量问题相对突出。

三是汽车行业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年产销量已超过2000万辆,保有量超过1.4亿辆。当前,汽车非法改装、合格证造假等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遍性,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的召回比率不断升高。但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相关环节的监管职责不够明确,执法查处依据不够充分,执法打假及召回行政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技术支撑能力十分薄弱。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02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