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售假这事儿一点都不新鲜,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甚至有人认为电商不售假才新鲜呢。可是,最近曝出的一组数据,还是让人们对电商售假的严重程度感到震惊——2014年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网络交易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进行质量检测,抽查的9个电商平台中,有7个在售卖假冒或质量不合格商品,问题率约为77.8%。其中监测三星手机正品率为零。
大概是为了吸引眼球以收震惊之效,一些媒体报道直接把“三星手机正品率为零”写入标题。然而,问题恰是在这种着意让人震惊的安排中呈示出来:许多网友怀疑,正品率、合格率真有这么低吗?感觉似乎也没有这么糟啊?细心的网友发现,报道给出的监测结果清单中,三星手机的采购数量是2(其他商品的采购数量也都在1~10之间),正品量是零。以这么小的样本容量得出售假结论,确实不足以说明问题。另外,就像实体商超至今没有谁能做到完全杜绝假货一样(看看监管部门平时公布的检测抽查数据就知道了),电商平台更难做到这一点,而前述抽查9个电商平台发现7个有问题,真正让人震惊的不是问题率有多高,而是竟然有2个电商平台没毛病!
事实上,在去年“双12”前夕,国家工商总局曾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搞过一次电商平台产品抽检,结果显示,在207批次的样品中,大部分为合格真品,样品问题检出率为10.6%;而去年“双11”前,质检总局也曾搞过一次电商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502批次受检产品371批次合格,抽查合格率为73.9%。尽管两个不同部门的抽查结果有一些差距,但合格率都还算比较高,相比这一次令人“震惊”的数据,明显更合理、更可信一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次针对电商平台的质量检测结果值得商榷。当前,电商平台售假情况比较突出,这是事实;线上打假也遭遇多种困境,既无法满足消费者维权需求,也不利于电子商务长远发展,这也是事实。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理性地全面看待电商的现状。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电商兴起激活了消费,对方便民生、拉动经济居功至伟,而对于这样一个正在成长的新生事物,应该更多看到并激发它的正能量,而不是只盯着它的不足说事。
我们知道,与线下产品监督抽查相比,电商产品监督存在抽样和追溯“两头难”,加之卖家多、变动快,调查取证也很困难。这种现实提醒我们,电商假货治理并非一两个部门的事,它涉及到质检、工商、公安、通信等多个部门以及电商平台本身,只有建立起部门协同、电商平台与执法机构协作的打假机制,解决线上打假主体多、力量散的问题,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在探索跨部门联动整治机制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推动电商平台加强对第三方卖家的监管,建立行业质量安全联盟。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和行业协会联合构建行业自律网,对卖家售假、投诉情况进行公开,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机制。(胡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