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质量成为发展的“风向标”
发布:2015/02/09 13:57:07,浏览:492

在重庆实施多年的质量强市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开始“发酵”,正在显现出强劲的品牌经济聚集效应和拉动效应,企业也因此紧盯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风向标”,激情迈步在持续追求卓越、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上。据统计,重庆已拥有有效期内名牌产品近600个,名牌产品企业对全市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超过35%

“重庆造”走向世界

重庆力帆集团生产的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表现抢眼;借助“渝新欧”铁路运输通道,重庆笔电产品远销欧洲,出现了“每3台电脑有1台‘重庆造’”的势态;长安汽车2014年产销189万辆,同比增长21%,成为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如今,“重庆造”已在全球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

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4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同比增长10.9%,较全国高3.5个百分点,其中,该市工业总产值达21520.41亿元,增长14.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连续5年列全国前两位。

与此同时,“重庆造”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坚定。2014年,重庆市实现进出口总值9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0%,高出全国35.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634.1亿美元,增长35.5%;进口总额320.4亿美元,增长46.3%,增速分别高出全国29.445.9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庆工业企业创造的成绩中,名牌产品企业功不可没。可以说,重庆名牌已经成为“重庆造”的主力军,显现出强劲的品牌经济聚集和拉动效应。

品牌战略发力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三大战略,并由重庆市质监局牵头推动了各项提升质量、培育品牌、强化标准的措施落地。“质量强市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是引导企业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风向标’。”作为三大战略的最大受益方,企业最有发言权。位于铜梁区的重庆新美鱼博洋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立告诉记者,在获得名牌产品称号前,该企业在大型项目的招投标竞争中趋于劣势。在重庆市质监局质量管理处、铜梁区质监局和重庆市名牌产品协会等有关部门的引导和帮扶下,该企业获得了“重庆名牌产品”称号,知名度持续提升,获得大型工程项目增多,从以前无政府采购项目发展到占全市公租房近50%的使用量,企业得以逐步发展壮大。如今,该企业已将持续追求卓越、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作头等大事。

“品牌是产品质量优异的核心体现,代表一种档次、一种标准、一种高度。对企业来说,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认为,创建重庆名牌产品,增强了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提升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用户满意度,从而使得名牌产品企业交出了一份“对工业总产值贡献度35%”的答卷。

截至2014年,重庆还创建了北部新区的“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武隆县的“全国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南岸区的“全国商旅服务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聚集效应显现

“重庆正成为品牌聚集高地。”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学馨教授认为,品牌培育政策产生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形成企业重视品牌建设的氛围。围绕龙头品牌企业,一些中小企业以及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将集聚一方,最终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

目前,重庆形成了“1+10+1000”的汽车产业集群——“1”即是重庆工业的龙头长安集团;“10”则是福特、铃木、五十铃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厂商;“1000”即是为前面所述的品牌汽车厂商服务的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去年全市汽车产量达263万辆,自主品牌占比和单车均价明显提升。

而惠普公司等跨国企业,则加速推动重庆形成了“5+6+800”的全国最大规模网络终端产品产业集群——“5”即世界最著名的5家网络终端产品的品牌商;“6”即为5大品牌商加工、占全球网络终端产品90%份额的6个加工企业;“800”即是800多家零部件企业。去年重庆智能终端产品产量接近2亿台件。

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检验检测机构加快整合也加速了产业集聚、招商引资。以手机为例,2009年,在重庆市政府推动和工信部的支持下,手机检测中心落户在重庆南岸区,帮助南岸区手机制造从零起步,发展到2014年的9000万台。重庆市政府有关领导称,类似机构的建设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便利,促进了产业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形成。该领导表示,重庆将紧紧围绕全市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再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公众口碑好的知名品牌和企业集团。

目前,重庆已形成电子制造、汽车、装备、能源、化医、材料、消费品“6+1”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重庆提出围绕产业集群化、企业品牌化、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组织化、约束激励刚性化5大措施,推动重庆经济上质量、上效益。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MDI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装备等10大新兴产业,将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49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