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质监系统开启产品质量监测“市民定制”模式
发布:2015/03/16 10:36:34,浏览:846

质监执法人员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碧螺春茶叶检查

质监部门顺利完成一系列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质监便民服务进社区

在产品监督抽查这个“规定动作”的基础规定动作”上,引入“风险管理”机制,让那些“逃”过了例风险管理”机制,行抽查、行抽查、却暗藏着隐患的不安全产品也无所遁形——去年以来,苏州质监系统通过监管方式去年以来,的转型升级,的转型升级,牢固筑起“事前预防”、“事后监事前预防”管”两道产品安心消费“防火墙”。

防火墙”

最大限度模拟市民购买习惯,最大限度模拟市民购买习惯,为日常消费品进行有针对的“体检”;从风险监测行动到质体检”量知识普及,量知识普及,都走起“市民定制”路线……如市民定制”今,苏州质监系统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苏州质监系统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服务更“接地气”、顺民需,着力发挥产品质量接地气”顺民需,把关工作在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把关工作在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规范市场运行等方面的作用。范市场运行等方面的作用。

整治排查打假治劣77个黑窝点连根端

“千岛湖天然山泉”、“千岛绿淙”等“品牌”纯净水,居然产自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厂房;未经过任何检验,就被贴上了“合格品”的标签。去年10月底,吴江盛泽镇市场路附近一家桶装饮用水生产黑窝点被质监部门突击捣毁。经现场检查,质监人员发现,这个窝点专门在非工作时间生产桶装饮用水,生产车间内摆设有一条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线和近千桶已经灌装好,并贴有“千岛湖天然山泉”、“千岛绿淙”及“千岛湖云泉”等品牌的大桶装纯净水,同时,现场还有大量没来得及使用的商标、空瓶等。从现场情况看,这里的生产流程严重不合规范,既没有采取任何食品卫生防护措施,也不具备产品质量检验设备。经过调查核实,这家单位根本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执法人员扣押、没收了所有饮用水产品和商标,并将制水设备予以封存,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4613家,立案查处案件366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77个,涉案货值超过2.2亿元……”为了净化市场环境,不断提高打假治劣的针对性,2014年以来,苏州质监系统针对作案方式更隐蔽、侵害领域更广、涉案地区增多等新特点,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搜集研判机制,对全市13个涉及民生、产业集中度高的产品展开质量问题排查和集中整治,交出了一份令百姓宽心的答卷。

一年内,国家、省、市三级质监部门分别对我市家具、服装、家用电器等71种日用消费品,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工、农业生产资料等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接受抽查的3411个批次产品中,3262个批次检验合格,平均抽样合格率95.63%,国家级和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开展30个食品生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年获得抽检合格率98.58%的近年最好成绩。根据相关抽检结果,苏州质监部门及时出台《苏州市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发布产品伤害监测信息近万条。

“事前预防”出新招风险监测揪潜伏隐患

每到儿童节前夕,各种儿童用品进入热销期。长辈在送去礼物时,固然看重孩子是否喜欢,但最关键的还是产品使用安全与否。

去年6月份前期,苏州质监部门专门组织各检测机构,分别对学习用品、儿童服装、玩具和儿童手机四类共计数百批次儿童用品来了次“体检”,并陆续面向社会发布了四则“风险监测”报告。一批“逃”过了例行质量监督抽查、却暗藏着隐患的不安全产品在这一系列风险监测行动中现了原形。从“监测出哪些问题”、“暗藏什么样的安全风险”、“如何正确选购”到“使用时注意些啥”,如果说以往的产品监督抽查结果中更多的是笼统的数据汇总,那么这次的质量报告更多侧重的是权威解读和风险提示,详实的内容足以成为指导社会公众有效防范消费风险的产品质量安全“实用读本”。

从去年开始,苏州质监系统转变监管角色,在产品质量监督领域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探索出了实现“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研判来自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和检验机构的风险信息,2014年以来,质监部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直击高关注度、高风险的类别,从产品质量中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因素入手,组织苏城检测机构,先后开展了空气净化器、婴幼儿服装、学生用品、儿童玩具、手机电池、木质门、充电宝、棉服、暖手宝、羽绒服、遮阳伞、保暖内衣等十余类产品的质量风险监测工作。

与以往的专项监督抽查不同的是: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不再仅仅按照产品生产标准进行检验,不少没有被写入国家、行业标准,但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项目,也被纳入了检测范围。这些方面的产品质量状况,正是老百姓想要知道却无从了解的。除了部分来自生产企业的产品外,大部分样品都抽取自超市、路边小店、专柜、电商平台等流通领域,采样覆盖主流品牌,最大限度模拟了市民的消费习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监测结果无疑更“接地气”,更符合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对于职能部门而言,通过质量风险监测行动,一系列苗头性、集中性的质量风险得到了全面有效的管控。

“监督一批企业产品,分析一类产业质量,发布一组消费提示,绘制一套整改路径”。在风险监测机制下,苏州质监部门结合抽查情况、市场投诉及媒体报道热点等多方面信息,对不同企业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加密高风险等级产品的监督检验频次,从而将有限的行政监管力量,相对集中在高风险产品和行业性、区域性的质量问题上,加大产品质量隐患的发现率,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从今年“3·15”开始,苏州质监部门又将在专业人士选定产品风险监测类别的基础上开启“市民定制”。苏州市质监局质监处副处长吴沈介绍,近期,质监部门将从历年来监督抽查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中,整理出一系列消费品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邀请市民、网友来选出自己认为最应该抽查的十种产品,在集合整理出大家的意见后,逐一展开相应产品的质量风险监测行动。

“质量课堂”定制进社区消费疑难“参谋”包搞定

不仅是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能“定制”,质监服务进社区到底教点啥,如今也由市民出主意。去年9月质量月期间,分别针对“衣”、“食”、“住”、“行”、“量”、“赏”这六个民生话题开设的“质量课堂”办进了姑苏区各个社区。所教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质监部门在日常抽查中发现的热点问题,还征集了市民们想要了解的一系列质量安全知识。“购买进口保健食品时,应注意查看中文标识左上方是否有蓝色的保健食品标志,进口食品包装上并非都得有‘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劣质橡皮、笔的握套等塑料橡胶部件中都可能有毒物质超标,蜡笔、油画棒中所含重金属是否超标也需留意”;“医用纤维性废弃物、工业垃圾、殡葬用纤维制品等禁用原料都属黑心棉,使用时容易造成过敏,或导致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疾病”……姑苏质监部门联合知名企业技术人员替居民解决日常消费中的“疑难杂症”,带去各种大伙儿并不熟知的实用窍门,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质量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近年来,苏州质监系统这位“质量参谋”通过一系列质量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服务引导消费,使相关法律法规和常用识假辨假知识深入人心。去年以来,质监部门组织开展了数场“质量大讲坛”活动,通过权威说法,帮市民支招规避“舌尖上的风险”,破解家装产品中的安全隐患,解密空气净化器选购误区等;珠宝鉴别、保健品选购和文具用品安全使用等一系列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关注点也被设置成宣传解读专题,送进各大社区、学校。通过答疑解惑和知识普及,让更多消费者慢慢转型成为“产品质量监督员”,从而在苏城同心协力营造起安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786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