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提出,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要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质量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品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前,坚持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对于新常态下如何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丹、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勇有着独到的见解。
史丹和刘勇认为,新常态下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作用都有了新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引领经济转型,对冲速度放缓。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本出路在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也指出,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动力、新的优势亟待打造。中国经济要再造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把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质量,以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对冲”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201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7693美元,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2014年,中国旅客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毋庸置疑,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波动的最有力屏障。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使企业将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断通过创新供给激活可观的潜在消费需求。
助推创新发展,突破资源环境束缚。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各种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日益增多,而工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容量匮乏等问题的困扰。实现创新驱动是打破资源和环境束缚的必由之路。国内外经验表明,创新探索贯穿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既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创新实践的重要保障。如果企业没有过硬的质量管理水平,没有拥有自主的强势品牌,即使开发出自主技术,也难以顺利地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提高国际竞争力,跃升全球价值链定位。由于质量和品牌的不足,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失落,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被挤压在全球价值链的底端。目前,是否掌握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已经成为识别企业运营是否具有自主性的决定性因素。而这种自主性就是指企业拥有自己能够控制的市场和营销渠道,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决定投资、研发和生产。不言而喻,推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定位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环节向技术密集和信息、管理密集的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必须要有一批具备相当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强势品牌企业。
对于如何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史丹、刘勇这样认为。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夯实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引导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功关、小发明、小创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注重发挥企业家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采用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推广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及GMP和HACCP管理体系标准。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推动建立新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评价制度,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保护,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良好的竞争秩序,能使质优价高成为市场竞争常态,形成质量品牌优胜劣汰效应,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欲望,扩大消费需求。反之,则会极大抑制企业依靠质量和品牌取胜的动力。必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消费维权工作,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包括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农资、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开和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加快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品牌维权机制,健全品牌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恶性的、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法律上规定其承担“加重民事责任”或“惩罚性民事责任”,明确加重或惩罚赔偿的幅度。积极保护和传承老字号,提升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化水平。
推进品牌培育能力建设,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品牌培育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既需要企业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也离不开外部的引导与扶持。应积极研究品牌培育管理标准体系,组织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培育能力。构建品牌培育能力评价长效机制,指导企业科学评价并持续改进品牌培育绩效。将品牌建设情况纳入中央企业工作考核,提升中央企业品牌价值和效应。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建立区域性品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深化区域品牌建设,支持重点地区制定规划、完善制度、协调资源、组织推进,实现品牌群体创新发展,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建设领域的教育和培训。鼓励高等院校成立品牌研究机构,设立品牌学科和专业,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扩大招生规模。推动建立品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职业道德准则和后续教育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推动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促进绿色品牌建设。生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生态设计有利于引领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升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育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立我国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控制”转变为目标,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产业关联度大、产品影响广泛的工业行业,开展生态设计试点。推动企业建立有利于持续推进生态设计的管理制度,按照“两化融合”基本要求,促进生态设计与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工艺改进相结合。生态建设要与企业绿色品牌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品牌企业以更多发展动力。当前,企业在品牌经营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无形资产估值难、融资难。可以考虑设立专门引导资金(基金),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质量型品牌型企业的贴息或补助。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建立专门的品牌资产融资担保机构和品牌资产评估机构,专门从事品牌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研究品牌资产的质押方式,为银行信贷、无形资产入股、转让等提供专业咨询。对达到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品牌经营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那些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且带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直接给予研发、宣传和推广补贴,帮助其成为国际品牌。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政府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针对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逄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