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穿不起”的校服成为说不清的疑惑
发布:2015/05/06 09:34:29,浏览:527

很显然,打包购买的校服有违市场规律,价格不降反升,更有违政府部门多年来强调要求公共服务产品招投标制度的初衷。校服,服务的群体是学生,其属性也难以脱离公共服务产品之列,既如此,那么无论从招投标程序还是价格定位上,均应以合法、优质、优惠为基础,还应该提前广而告之,以获得受众者的认可。

然而,从整个事件中不难发现,学校对于购买校服的款式、件数还是价格,均未提前向学生进行告知,即使如东莞外国语学校负责学生服管理工作的李老师所说的那样,价格是经过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招标确定的,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来说,一次性购买18件校服的数量是否具有合理性,也值得商榷。校方如此机械地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除了盲从,大概也有利益驱使的成分吧。

按照校服制作公司的说法,这批校服的面料、质地、款式等都是按照东莞市统一招标要求去做的,这说明它们是合法生产的,质量也是由有关部门把过关的。校服不同于其他政府招投标项目,它们虽然不作为商品直接进入市场,但仍需学生家长自掏腰包来买单,因此仍具有商品属性,仍需要或者说更需要保证质量,并且价格合理,而政府进行统一招标的目的也正在于此,是以纯粹服务学生为基础的。但问题是,政府部门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是否兼顾了公平?事先有没有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对于参与市统一招标的企业而言,它们也必须要经得起追查,参投标过程要向市民公开。只有让校服的生产、监管过程透明化,让校服产品性价比做到优中取优,方能不辜负百姓重托,也才不会引发民众质疑。

令人失望的是,近年来,因校服质量、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引发的负面事件很多。去年年底,浙江温州一中学要求学生掏1680元买14件校服就曾引起过社会争议。一些学校在购置校服过程中按级别提成,似乎成为潜规则。而此次东莞外国语学校一次性打包为学生购买18件校服,颇为典型,学校这种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只能引发家长们的强烈不满,为家长与学校关系恶化埋下伏笔。

校服只要质量可靠,美观大方,能够体现校园文化即可,不能一味以质量高为由提高价格。穿不起的校服所能带来的也不过是眼前的利益,其发展明显不可持续。因此,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查一查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若有问题一定严肃查处,以正视听。别让穿不起的校服成为家长们质疑校方和有关部门的证据。

(谢晓刚)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02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