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似乎“2012”真的来了。先是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如今,等待了45天之后的欧盟“反倾销”调查“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下,结果却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进行立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国光伏企业疲于应对欧美的反倾销调查时,新兴市场的代表——印度也宣布收到业界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似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
“欧盟市场占据中国光伏产业70%左右的市场份额,欧盟反倾销立案,如果调查成立并征收高额关税,可以说欧盟市场的大门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关闭,对中国光伏产业将产生致命的打击,可谓生死攸关。”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利将密切配合欧盟委员会的调查,证明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不存在倾销行为。同时,仍将继续集中精力,以研发投入为基础,生产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迎接可能产生的危机。
据理力争
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事件,始于今年7月下旬。
但
当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就欧盟对华光伏电池反倾销立案调查发布声明,强烈反对此次调查,对欧盟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不满,对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关注。
同时,中国的光伏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应对欧盟的“反倾销”立案调查。英利绿色能源欧洲子公司总经理汤普森表示:“太阳能产业是一个国际化和综合性的产业,贸易保护主义将给整个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重大的损失。”
据了解,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已经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德国、欧盟及法国,将与德、法两国政府相关部门及欧盟委员会就光伏产品贸易问题进行交涉。这是
加速洗牌
欧美相继展开“双反”调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造成的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光伏企业遭遇到10余年未见寒冬,行业频临破产边缘。我国最大的几家光伏企业最近的季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净利润都是负值,最大的亏损额超过了500%。现在的光伏企业都是在借钱度日,而借的钱数也是数以亿计的天文数字,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巨额的贷款得不到偿还,那么等待这些企业的将只有一个结果,破产倒闭。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仇展炜告诉记者,虽然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最后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如果该“反倾销”案一旦获得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同时也将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对双方的就业、投资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国外一系列“反倾销”案先后到来,使得本来就在洗牌的中国光伏产业,加速了洗牌的进程。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制造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95%以上的产品仍然依靠国外市场消化。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延续,欧洲对光伏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实施“双反”,欧洲又可能步其后尘,印度开始跟风,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林伯强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同样的套路下,欧盟最终认定中国光伏电池倾销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由于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市场,一旦认定倾销,光伏企业将遭受更大打击,在2~3年内都将处于行业洗牌的煎熬期。
寻找突破
内忧外困之下,寻找产业突破的出路,已经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当务之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欧美市场纷纷收紧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口袋”之际,拓展新兴市场和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是今后需要重点进攻的方向。
“基本上对于企业来说,今后一方面肯定要注重对其他新兴市场的开发,拓宽销售渠道,应该说新兴市场这些年发展得也很快;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应用,现在国家也很重视这个产业,国内市场发展也十分迅速。”仇展炜说。
目前,面对美欧的“双反”,国内光伏企业缩减产能已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退出光伏制造领域,转而投资光伏电站项目,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为抢占先机,一些光伏企业还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新兴市场,以此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压力。目前,我国大量光伏企业都将新兴经济体和国内市场作为了开发重点。
同时,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让萎靡的太阳能行业看到了希望。《规划》显示,将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蔡志方认为,欧美反倾销立案,也激励着我国企业在技术上要提升,在成本方面要加强,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促进平价上网时代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