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概念车亮相2012北京国际车展。
按照约定,今天上午9点到下午17点,我要去奇瑞公司亲身体验他们“自己给自己‘找茬儿’”的质量管理理念。在奇瑞南门口等人的空隙,我发现路边停泊着清一色奇瑞出租车。一位老司机拍着他的出租车前盖说:“用了6年了,没出大毛病。”指着身后连片的厂房,他们都显得很自豪。“奇瑞是真正的自主品牌,是芜湖的名片。”“奇瑞还是今年的市长质量奖获得者。”“奇瑞现在的目标是要走国际化之路。”谈起奇瑞,他们如数家珍,仿佛个个都是奇瑞义务宣传员。
质量保证部综合管理科科长祝永把我带进了厂区。第一站是奇瑞公司综合匹配测量室,我要在这里试着当一回检测员。小组长干昊对我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展板、资料、现场模拟等方式,让我对综合匹配测量的意义、仪器名称、工作流程、操作方法等方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培训中我得知,综合匹配测量室主要的任务就是“产前挑毛病”,即在整车批量生产之前,按照设计各项要求,先是对汽车各个单件进行测量,然后再将各个单件匹配安装在一起进行测量,对达不到质量要求、匹配性不合格的部件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整车生产各项指标。在奇瑞,所有汽车正式投产前,都要先在这里完成“匹配度”验证。这个仅有几台设备、看似不起眼的测量室竟然投入了2000多万元,测量精度在正负0.15毫米之间,达到了目前世界最先进水平。
我被分配在了和工程师李建友一组,负责检测即将投入生产线的一件新品车门。搬运、安装、调试、固定,一番紧张的工作程序之后,车门被牢牢地放在了实验台上。启动测试程序几分钟后,工作台上的电脑马上输出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各种符号。李建友拿过“体检单”,根据数据报告,现场对车门各个部位进行比对,最后确诊“车门左上角与整车框缝隙偏大”,并提出“修正车门左上角钢板或加厚左上角钢板”的改进措施。按照测量程序,匹配问题报告要经过现场工程师、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供货商等多方签字后张榜公示,对需要改进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上午完成了测试员的体验,下午我又来到了第二个蹲点地:奇瑞奥迪特评价中心。这个中心是奇瑞内部建立的模仿第三方评价车辆的机构。简单说就是对已经下线的汽车,从用户的角度“找茬儿”挑毛病。他们告诉我,中心有20多个审核师和审核员。按照惯例,每天下午13点同时有5~10个审核人员准时在中心实验室对车辆进行讲评,各车辆型号设计、生产、销售等部门人员都要来这里听讲。今天的开讲老师是刚刚获得评审员资格的李常林,我的任务则是“本色出演”一名消费者。
“前门导轨升降不平整;车顶涂漆有色差;后视镜安装有偏差;刹车灯有时不亮;后标识安装均匀度不够;接口缝隙过大……”对于这批即将出口到阿尔及利亚的QQ汽车,李常林一口气讲了1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他从昨天上午8时开始,用了30多个小时逐个排查,加上试驾了50公里才精挑细选出来的。据介绍,一名审核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看几千项内容,最多的时候,一名“高手”审核师能发现60多个问题,而90%的小问题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发现不了。对于这些小瑕疵,审核员要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逐项进行扣分,参会的各部门人员现场记录后要回去整改,最终保证零缺陷汽车出厂。一个多小时的讲评会,我除了听李老师挑毛病,自己也没闲着提了10多个问题。
从上午的综合匹配测量到实地参加这个讲评会,算是大致明白了汽车生产前和出厂后“一进一出”这两个质量管控环节一些做法。为了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过程,我又到了下一个蹲点“找茬儿”环节:质量管理部综合管理科。科里的质量工程师吴正阔正忙于在电脑边录入各厂报上来的QC小组课题。“今年的课题已经达到了900多个,改善的项目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生产现场扩大到了环保、售后等环节。”吴正阔指着高高的一摞资料兴奋地说:“刚刚发布的47个去年的改善‘找茬儿’课题提质增效在100万元左右。”他还给我讲了一个小例子:在奇瑞一个焊接车间,由于焊条和焊接部件是分离的,过去工人常常一手拿着焊条,一手拿着焊枪工作,稳定性一直得不到控制。通过QC小组攻关“找茬儿”,现在将焊条固定起来操作,焊接质量大幅提高。以生产系统改善为例,目前,在整个汽车企业,一辆汽车下线大致需要120~140秒之间,奇瑞在此基础上通过QC小组活动等各种质量控制手段,将时间缩短了28秒。据权威的调查机构J.D.Power公布的数据,奇瑞汽车近期质量提高了1个百分点。“看是一个百分点,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革命性质量体系的提升。” 吴正阔自豪地说。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17时。按照原定计划,我马上还要赶往近100公里外的下一个蹲点地安徽宣城。走在厂区,看到路边停着刚刚下线的奇瑞新款汽车,祝永告诉我,这种车的市场价在7.9万元左右。由于市场竞争,一线品牌汽车商也生产10万元左右的汽车,生存困难是肯定的,但奇瑞总有自己的办法。比如他们总在不停地“找茬儿”,不停地改善。
还是从南门出来,门口还是一溜的奇瑞出租车。穿过闹市区,看到大街小巷穿行的各式奇瑞车,回望“奇瑞城”,我不禁感概,国际化不一定在大城市,奇瑞正在走向国际化。扎实的质量管理基础一定能帮助奇瑞实现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