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户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公司;从年产值100万元到6000万元。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吴村桥的严景万一家三代,借助商标战略走出了一条农民创业致富的新路。
不识字的爷爷,率先尝到商标的“甜头”
“这里都是我的茶场,有绿茶、红茶、白茶等好多品种。我年轻时就开始学习种茶、炒茶,干这一行都四五十年了。”在严景万茶场调研时,73岁的严景万特意带着大家来到茶场办公室的二楼,一边指着四周绿油油的茶园,一边讲述自己的种茶经。
虽然说起茶叶来头头是道,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严景万竟然是个文盲。“小时候家里穷,只念过三年级,认的那点字早就忘光了。”严景万说,他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及茶场注册的商标“吴村桥严景万”。
正是借助这个商标,严景万的茶场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刚开始根本没有商标意识,虽然茶叶很好,但一直卖得不温不火。后来溧水工商部门多次来宣传指导,2010年我才注册了‘吴村桥严景万’这个商标。”严景万介绍,自从有了商标,他的茶场知名度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行情好时,新茶3000多元一斤都供不应求。而周边很多没有商标的茶叶,人家都不愿意买。
子承父业,牵头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
因为不识字,严景万以前每次到镇上或县里学习和开会,总要带上大儿子严海林一起去。严海林耳濡目染,不仅学到了父亲种茶、炒茶的技术,也深切地感受到商标的重要性。
2007年,顺应时代发展,严海林牵头成立了南京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农户一起致富,但当时成员只有7名。2012年,合作社注册的商标“石臼湖”批准下来后,合作社飞速发展,目前成员已增长到108名。
“我们专门成立了商标办公室,严格管理‘石臼湖’商标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使用,并不断加强宣传,大大提升了商标的形象,提高了合作社茶叶的市场占有率。”严海林说,现在企业或者单位要是来购买大批的茶叶的话,都需要提前预订,否则货根本不够。
孙子大学毕业后,弃城返乡延续家族事业
茶场生意的红火发展,也感染到了第三代。2012年,严景万的大孙子严军大学毕业,在城市里工作2年后,考虑到爷爷和父亲希望自己回来帮忙管理茶场,毅然辞职返乡。
但与爷爷、父亲的个体户和合作社不同,2014年12月,严军在溧水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了“南京严氏茶叶有限公司”,并在淘宝网和微信朋友圈上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一年仅在网上的销售额就达到三四十万元。
今年4月,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另一个商标“严记”也顺利获批。“今后,‘严记’这个商标将专门授权给南京严氏茶叶有限公司使用,便于商标识别和运营。”严海林说,父亲希望他们家能成为一个百年老店,他和儿子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目前,严景万一家三代承包的茶场,从1983年的100亩扩大到现在3000多亩。茶场的年产值,也从2000年的1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万元。茶场的茶叶从没有商标,发展到现在“吴村桥严景万”已经成为省、市著名商标,并正在积极培育申报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