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质量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和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质量与运营部长马兵,请他们讲述华为背后的质量故事。
余承东激动地表示,获得中国质量奖这项殊荣,“是对华为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整个公司上下都非常兴奋。他认为,这个荣誉是对华为一直以来坚持的“脚踏实地,做挑战自我的长跑者”的肯定。“28年来,华为一再强调要有战略耐性,要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把质量做好。要像长跑一样,坚持在注重质量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事实证明,我们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信息与通信领域,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熟悉的华为产品就是华为手机。这也被外界看作是华为战略转型的成功范例。据余承东透露,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份额稳居前三甲,中国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在全球中高端机市场,华为的份额迅速增长。“我们的目标和愿景是,做全球消费者最喜爱和信赖的消费电子品牌,成为Android阵营的TOP 1(第一名)。”
面对国际国内消费电子行业的白热化竞争,余承东何以敢于公开“做第一”的目标?他的底气来自于华为对于用户体验的孜孜以求,用他的话说就是,“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华为的初心。”
余承东认为,智能终端行业将迎来大联接时代,为人们提供全景式智能体验。因此,智能终端的商业本质,应该聚焦于“人”而非“物”。下一步,华为的目标是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基于云平台,实现智能手机、可穿戴、家居、汽车以及办公的大联接,通过智能终端无缝衔接不同场景,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生活、工作的需求,成为“智能终端大联接时代的挑大梁者”。
记者发现,在余承东和马兵的头衔上,都有“消费者”这3个字。而在马兵看来,这正是华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以客户为中心,是华为质量文化的核心,也是华为一切工作的驱动力,是否能持续不断让客户体验到华为致力于为每个客户创造价值,这就是我们内部检验的标准。”
据悉,华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提出要构建大质量体系——他们认为,质量不仅仅是大家普遍认识的耐用、不坏,而是包括基础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大质量体系。因此,要让消费者感受到高质量,不仅要把产品做好,还要持续不断地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使用体验和售后服务等体验。
“要把产品、零售、渠道、服务,每一个消费者能体验和感知的要素都做好。”据余承东介绍,华为以用户视角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标准体系,将用户体验引入了质量管理流程,在每个阶段进行用户体验的评估和度量,并建立了用户体验测试中心,代表用户评价产品,决定产品能否上市。在质量管理上,华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流程管理体系,涵盖了从消费者洞察、技术洞察、技术规划、产品规划、技术与产品开发、验证测试、制造交付、上市销售、服务维护等各个领域,有专门的队伍在做持续优化和改进。这一切都是为了用极致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不遗余力,被业内称为“华为模式”。统计显示,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2015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高达500亿元。2015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PCT专利申请数量为3898件,为当年申请国际专利的冠军。华为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多地设立16个研发中心,构建全球的创新产业链。在马兵看来,“华为模式”的本质依旧是“以客户为中心”。“好的质量,就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今电子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技术,才能满足用户对品质的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频热词”。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领军者,华为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一个企业不可能独立地做好质量,需要企业界通力协作。”马兵以自己最熟悉的手机为例,“一台手机有几百个器件、几千种上层物料,要保证手机的高质量,首先就要保证所有器件和物料的高质量。也就是说,依赖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才能成就最终产品的高质量。”在他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质量,鼓励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生产出满足百姓需求的产品,这必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华为接受优质优价,拒绝低质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