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12/10/12 09:52:52,浏览:1681
近日,江苏省特检院无锡分院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四度“会面”,为创造了7062米深潜记录的“勇士”做第四次全面“体检”。该院6年的“考试”终于交卷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从2006年开始,无锡分院在“蛟龙号”的结构件总体验收阶段、完成3759米深潜试验归来、完成5000米大深度海上试验归来的3个重要节点,承担对其的安全检查。据介绍,此次对7000米深潜返回后的“蛟龙号”进行全面检查,是该院6年“大考”的最后一道“压轴”大题。“蛟龙号”经无锡分院检测完毕后,交由中国船级社出具检验合格证,最后移交给中国大洋协会进行管理,按计划明年要进行科学考察试验应用。此次无锡分院为“蛟龙号”出具的“健康报告”,将成为它承担下一次科研任务的基本前提。
此次,无锡分院派出了由1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检查工作。尽管在之前多次的检验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检验人员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到现场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据介绍,此次检查主要是对“蛟龙号”钛金球体与结构件进行检验检测,重点是检查应力集中部位。据无锡分院副院长费宏伟介绍,在7000米深的海底,1平方米要承受7000吨的压力,相当于在人手指盖大小的面积上要承担700公斤的重量。“这样大的压力下,‘蛟龙号’的外表和内部结构有可能出现潜在的变形、磨损,尤其是在支架焊接处这些应力集中部位最容易出现。”为了检查出细微的缺陷,检验人员采用渗透检测、探查内部结构状况的超声波探伤和相控阵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
据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载人潜水器实现全部国产化生产是下一步科研的主要任务。这次检验完成之后,无锡分院将认真整理历次检验的相关数据,为参与到载人潜水器国产化材料研制中积极做好准备。该院院长孙小伟说:“参与‘蛟龙号’的相关工作为我们积累了高端金属材料检测的宝贵经验,我们有信心在自主研发技术领域的考试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