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成就“意大利制造”之美
发布:2016/08/02 09:46:07,浏览:1792

意大利的设计闻名遐迩,往往能开世界之先河。每年4月份的米兰设计周更是令世界各地的设计创意人才趋之若鹜。记者曾采访米兰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请教意大利人设计出众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受历史传统影响,意大利的设计者就如同手工艺人,人人追求精益求精。

这位副市长的简要回答,记者当时并未完全领悟,但“手工艺人”这个词汇却深深地留在印象当中,经过其后一段时间对周围意大利人生活、产品的反复品味,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才逐渐清晰。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里提倡的“工匠精神”正是米兰那位副市长所言“手工艺人”的要义所在。

葡萄酒也需要设计

如今在欧洲生活,人们身边的日用品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中国制造”,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中国自主生产的一些价廉物不差的中低档商品,以及由欧洲厂商设计定制、中国生产加工的各类中高档商品。但是高端消费市场的产品中欧洲本土制造的比例具有绝对优势。这种现实正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短板:无论设计水平,还是制作质量,和欧洲制造业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以对葡萄酒这一产品的认识、设计、生产等为例,可以领略具有“工匠精神”的意大利人精益求精的追求。第50届意大利国际葡萄酒展4月中旬落幕,在采访意大利一级酒庄委员会创始成员之一、拥有800多年家族经营史的布洛里奥城堡酒庄董事长弗朗切斯科·里卡索利时,他对葡萄酒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生产工艺流程的认知把握令人叹服。

里卡索利说,中国的葡萄酒生产质量这些年来提高得很快。从技术工艺流程上来说,学习制作葡萄酒并不难,但葡萄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这对于中国的制造厂家来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认知,比如通过哪些产品元素来体现地域特色。在葡萄酒文化中,产品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它不是简单地种植西红柿、制作蜂蜜等农业生产活动。

里卡索利解释说,生产制作葡萄酒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还要看大自然是如何馈赠当地人的。意大利酿酒的葡萄都在露天种植,而不是在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过程需要非常用心,因为外界多种因素的变化会让葡萄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改变,如气候大环境的因素、微观环境的因素、土地的类型、阳光朝向等等。

意大利著名酒业记者达涅内·切尔尼利分析指出,高端葡萄酒对于农业领域来说是个收益非常高的产业,其产量占总体的10%,但销售额却可以占到全部的40%左右。高端葡萄酒就像时装行业一样,产品要有特点、设计有个性化,甚至针对某一种活动专门设计一种特殊口味的葡萄酒。可以说,无论是时装设计师还是酿酒师,他们都意识到要为取悦公众而工作,而不是简单地生产一种生活必需品。

意大利纺织面料全球闻名,成功因素之一在于制作者对产品质量分毫必较,不放过一丁点的瑕疵。这种对产品质量无穷尽的追求,正是工匠精神最基本的内涵。

记者在意大利“国宝级”毛纺品牌、顶级毛料和奢侈品成衣制造商诺悠翩雅的质检车间看到,工人把成品面料放在光源检查板上一寸寸移动,能在连专业面料采购人员都完全看不出瑕疵的地方迅速发现隐藏的疵点,并瞬间修补完毕。

企业提供的工艺介绍材料中说,一些毛纤维很细,织得紧密时出现轻微断线、打结等瑕疵很难察觉,但如果不及时处理,瑕疵最终多多少少会体现在成品上,影响外观。而发现瑕疵的能力要靠学徒期间练就的火眼金睛,归功于老师傅的教授。

用诺悠翩雅品牌创始人之一皮埃尔·路易吉·洛罗·皮亚纳的话说,坚持保证产品品质是这个传承六代企业的“DNA”,也是意大利制造的精髓。

皮埃尔·路易吉说,要真正提高质量,除了采取最先进、最适合自身产品特点的技术设备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相比大多数以量取胜的毛纺企业,诺悠翩雅对原料纯净度的控制和工艺控制的要求更高、控制系统更为复杂,虽然这样做成本又高又费时间。

高质量必然对工人的生产、加工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曾为一家中国企业做质量总监的意大利人朱莉安娜举例向记者介绍说,缝合西服胸口垫片时有两条10厘米长的缝线要求必须平行且间隔为1厘米,但在她担任质量总监的那家中国企业里,许多年轻工人却做不好这个活。他们的缝线很难做到完全平行,即使一些有着近20年工龄的老工人,也得在较慢的速度下才能达到要求。但朱莉安娜亲自做的示范却是又快又好,两条缝线像电脑作图一般没有一丝偏差。

朱莉安娜解释说,对缝线的要求并非故意“找茬”,而是保证西服内衬服帖有型的必要条件。这两道缝线不过关,就只能为中低端成衣企业供货,达不到顶级品牌的订单要求。她早年做学徒时,曾为缝好这两条平行线苦练了两个月。

培养“匠心”,也要避免“匠气”

对于国家从整个社会层面提倡工匠精神,近日参加米兰设计周的国内专业人士认为此举很有意义,但他们对比国内外的现实也指出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群长期和中意双方的设计行业人士接触,在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时,他表示,“工匠精神不是循规蹈矩的工艺美术,不是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不是闭门造车的自我欣赏”。在他的认识中,意大利设计中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文化与用户的理解与尊重上;在制造阶段,工匠精神体现在对工艺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上。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筹备办公室主任陈冬亮认为,在设计领域要提倡精益求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追求:即解决问题、创造需求、引领消费。他同时强调,呼唤工匠精神,应该培养“匠心”,但也要避免“匠气”。

INTERNI设计时代》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冬江认为,工匠精神中首先包括了技艺层面的要求,是对审美、技术、细腻程度的一种追求。同时,他认为应该相对客观地来看待工匠精神这个问题,它可能更多的是提倡一种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去有所创新,而不是简单地复古,它不是单纯地只存在于技艺层面,而是应该在设计思想上、审美取向上、审美潮流的认识上也是一种推动,强调大众要更重视细节、精致度,但同时也要能很好地体现当前的发展潮流。

Copyright (c) 2011-2012 www.jsq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主办:江苏省质量协会 地址:南京市石鼓路227号
联系电话:025-83206176 E-mail:jszlw2012#126.com(把#换成@)
苏ICP备11031680号-2 总访问:592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