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质监局副局长于文霞最近在全市豆制品生产现场会上说:“食品安全除了需要严格的监管,最关键的是依靠生产经营者知法守法、诚信自律,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最根本所在。”此次现场会,无锡市13家豆制品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员及基层监管人员参加。
无锡市今年1~8月市级抽检豆制品82批次,合格79批次,合格率为96.34%,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今年的中秋、国庆节期间,江苏省共抽查月饼、月饼馅料、肉制品等17类传统节日食品2595批次,合格252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3%。其中,抽查了无锡地区企业生产的月饼、月饼馅料、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乳制品、糕点、蜂产品、纯净水、饮料、啤酒11类170批次食品,经检验,实物质量全部合格,合格率达到100%。
于文霞向记者介绍,无锡市质监局在监管中,采取环环紧扣的有效措施。
从许可证入手把关
许可是食品生产的第一道关口,为了加强源头把控,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无锡市质监局在进一步强调生产许可各环节工作程序、作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许可要综合考虑企业行政处罚情况、许可年审时要结合实地核查和产品抽检的情况等10条措施。1~9月,共有5家企业由于现场核查不合格,2家企业由于发证检验不合格而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定点帮扶
无锡市的食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企业负责人的意识提高了,想把食品质量搞好,但却苦于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而做不到。针对这一情况,无锡市质监局按照“前期需求调研—选择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制定帮扶方案—开展帮扶”的工作程序,组织专家下企业,“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在厂房设计、工艺改进、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此外,还通过免费发放生产管理中需要的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入库领用记录、卫生状况自查记录等22种涉及质量安全管理的记录模板的方式,将法律法规文字化的规定,具体化为符合实际生产管理需要的操作记录,从而提高企业全过程管理的能力,指导企业建立起一个可追溯的质量安全记录系统。
错时错位检查
根据企业夜间生产、节假日生产的特点,改变以往一周五天、一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表,通过不定期开展错时(即错开工作时间,在深夜或假期开展检查)、错位(即本辖区的企业由市局和其他辖区的人员进行检查)、突击(检查人员不知晓,检查企业不通知,检查时间不确定)检查,掌握全市高风险食品企业真实的生产状况,了解基层局对企业监管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监督检查计划和要求,使各项检查方案更具针对性。
监管信息上墙
鉴于不法生产者违法行为越来越隐蔽的特点,该局将监管责任人、工作职责、联系电话、行风投诉电话和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印制成宣传资料,张贴在企业厂区及生产场所的显著位置,以便广大市民群众和企业职工进行监督。同时,通过实施“监督检查告知书”制度,在每次检查时,将监督检查、行风监督内容书面告知企业,对监管人员的工作落实和作风情况形成监督,避免出现监督检查走过场的情况。
坚持“黑名单”制度
针对部分企业诚信意识较差,多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但又不能吊证的情况,无锡市质监局根据食品企业诚信记录,将具有7种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实施重点监管。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批不良商家曝光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监管部门实施重点监管,加大企业失信成本,根治“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