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新生活”是今年广州车展的主题。最能体现这个“新”字的,当然要数参展的新能源汽车了。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参展的新能源车达到146辆,远超去年的31辆。更大的变化是,相比以往自主品牌唱主角,今年是跨国车企明显占了上风。它们共展出97辆新能源车,而国内车企却只有49辆。
这一变化释放出什么明显的信号?跨国车企要发力了,而国内车企的压力也来了。
除了用参展的新能源汽车展示实力,跨国车企们还纷纷高调宣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大有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的势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直不动声色的大众汽车,其高层日前表示,预计到2020年,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在华年销量将达40万辆。此前,大众集团已与安徽江淮汽车签订初步协议,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电动车。
而早在今年3月,通用汽车在华新能源战略表示,到2020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新能源汽车,涵盖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以及宝骏4大品牌。此外,北京现代计划在2020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并完成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10%的目标。
在中国已经闯出一条路子的特斯拉,在本次车展上发布了符合中国新国标的充电适配器,这意味着特斯拉不仅能在自己的充电网络中充电,也能使用符合中国新国标的充电设施进行充电,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特斯拉在探索降低售价方面也不遗余力。有消息称,特斯拉在韩国将发售售价仅为10几万元人民币的廉价版。如果这种车型推广开来,必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这两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上被自主品牌统治。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名均为自主品牌,跨国品牌无一入围。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跨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始加速进入中国,并寻求国产化,以优良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口碑和低成本抢占市场。
“挑衅”的意味已从各跨国车企雄心勃勃的未来计划中透露出来。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而按大众中国的计划,到这一年,大众集团要实现40万辆的在华销量。它一家就想占据国内三四成的份额,胃口相当大。若把欧美日韩所有跨国车企都算进来,每家瓜分一点份额,自主车企基本就没的活了。
说自主车企“没的活”并非危言耸听。据了解,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于明年进入“退坡阶段”并于2020年结束。自主车企的政策红利将渐渐消失,而跨国车企的技术优势将会凸显。随着跨国车企的大规模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压力也是动力。相比传统燃料汽车,我国自主车企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与跨国车企的差距并不明显,在国内市场有政府鼓励和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仍然拥有地利和人和优势,超越发展的机遇还在。而要抓住这个机遇,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过去关注量的基数和规模,转向更关注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基本性能是否满足市场要求与消费者利益的关键。只有将质量和科技含量树立为核心竞争力建设目标,自主车企才可能与跨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一较高下。